采桑子.题玉田词后

词仙身世愁边住,家在南湖。国在西湖。

一段沧桑旧隐无。才名两字依然剩,鸥外春孤。

雁外秋孤。纸上清魂似可呼。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词仙"为引,描绘了一位词人寓居在忧患之地,他的故乡南湖与国家的象征西湖交织出一幅沧桑的历史画卷。"一段沧桑旧隐无"表达了词人对过去岁月的感慨和隐逸生活的消逝。

"才名两字依然剩",虽才华横溢,但时代变迁,人事如梦,只剩下"才名"二字作为孤独的见证。"鸥外春孤,雁外秋孤"进一步渲染了词人的孤独感,无论是春天的鸥鸟还是秋天的大雁,都成为他情感寄托的对象,而这些情感只能寄托于纸上的诗词之中,"纸上清魂似可呼",形象地写出词人通过文字表达的内心世界,仿佛能呼唤出那些清冷的灵魂。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词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为线索,展现了晚清时期文人士大夫的孤独与无奈,以及他们借诗词寄托哀思和坚守文化精神的情怀。易顺鼎的词风深沉,情感真挚,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长相思

桃花开。李花开。燕子寻侬特地来。卷帘红雪堆。

想斜街。梦斜街。小院沉沉闻坠钗。绿天浑似苔。

形式:

河传.金荃体

春锁。人坐。小楼寒。相见时难。泪弹。

俏和影儿双倚阑。团栾。月斜依旧单。

斗帐流苏金络索。围四角。生怕啼莺觉。画廊东。

无路通。愁红。海棠花底风。

形式:

月华清.新得绿衣,又埋紫玉,仍衔蝉之劫也。用旧韵悼之

玉碎惊心,珠啼霣魄,好春从此难贮。

架月飞愁,照惯白濛濛路。

怎写成故纸离鸾,浑不让年芳似羽。酸语。

奈静禅行榻,又挑泥絮。暗绿庭深几许。

似瞥过朝云,飘忽神女。为恋金栊,忘却前尘悽苦。

要寻到花外情天,把小小双魂交付。还住。

认旧红无恙,土华吹雨。

形式:

露华.廧外梨花数株

素仙玉立,化此花倾国,还似无花。

万红自静,倚天澹绝朝霞。

唤起绿云如水,伴小楼诗梦生涯。

浑不辨江南去路,缟月银沙。

初过洗妆微雨,比浴罢莹肌,未隔单纱。

纷廧白处,笼寒知在谁家。

浑是一庭松雪,替春人飞尽年华。

东阑远,东风又还远些。

形式: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