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鸡声茅屋午,霭霭墟烟白。
市散人亦稀,山空翠犹滴。
这首诗描绘了山市晴岚的宁静与美丽。清晨,鸡鸣声在茅屋旁响起,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雾气,一片白茫茫。市集散去后,人迹渐稀,山林显得更加空旷,但翠绿的颜色仿佛还在滴落,充满生机。文徵明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静谧之美,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股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氛围。
不详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晒网白鸥沙,冲烟青箬笠。
欸乃一声长,江空楚天碧。
日没浮图昏,遥钟出烟岭。
应有未眠人,泠然发深省。
密雪洒空江,云冥天浩浩。
宁知风浪高,但道渔蓑好。
粉香云暖露华新,晓日浓薰富贵春。
好似沉香亭上看,东风依约可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