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淮阴侯庙十首(其一)

一身作乱宜从戮,三族全夷似少恩。

汉道是时初杂霸,萧何王佐殆非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翻译

一个人作乱应当受到严惩,连同三族全部诛灭似乎缺乏宽恕。
汉朝在这个时候正处在强权与仁德相杂的时代,萧何作为辅佐帝王的大臣,他的地位可能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崇高。

注释

一身:指个人。
戮:杀戮,惩罚。
三族:父亲、母亲和儿子。
夷:消灭,此处指家族被诛灭。
汉道:指汉朝的政治道路。
杂霸:兼有霸道(专制)和王道(仁政)的特点。
萧何:西汉开国功臣,辅佐刘邦建立汉朝。
王佐:辅佐君王的贤才。
殆非尊:可能并非真正的尊贵或崇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的《题淮阴侯庙十首》中的第一首,主要评论的是汉代名将淮阴侯韩信的命运和历史地位。诗中提到韩信因谋反被处以极刑,"一身作乱宜从戮"表达了对他的叛逆行为应当严惩的观点。接着,"三族全夷似少恩"则指出对韩信家族的连坐之罚显得过于无情,缺乏宽恕。

诗人进一步通过"汉道是时初杂霸"暗示了汉朝初期政治的复杂与权谋,而"萧何王佐殆非尊"则是对比韩信与辅佐刘邦建立大业的萧何,暗示萧何的地位可能更为稳固,因为他的忠诚和稳健策略赢得了更高的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淮阴侯庙的题咏,既揭示了历史人物的命运沉浮,也寓含了对历史事件背后人性与权力考量的反思。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题黄河

谁言为利多于害,我谓长浑未始清。

西至昆崙东至海,其间多少不平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懒起吟

半记不记梦觉后,似愁无愁情倦时。

拥衾侧卧未忺起,帘外落花撩乱飞。

形式: 七言绝句

瀍河上观杏花回

瀍河东看杏花开,花外天津暮却回。

更把杏花头上插,图人知道看花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簪花吟

簪花犹且强年少,诉酒固非佯小心。

花好酒嘉情更好,奈何明日病还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