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吟

事体一番新,才新又却陈。

新陈非利物,义理不由人。

岁月休惊晚,莺花续报春。

馀樽幸无恙,宜唱鹧鸪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一切事物都焕然一新,刚刚更新却又变得陈旧。
新的旧的都不能带来实际利益,道理不是由人随意制定的。
不要为时光流逝而惊慌,春光和鸟语继续宣告着春天的到来。
杯中酒还好好的,应该频繁地唱起鹧鸪之歌。

注释

事体:事物。
一番:全然。
新:新的。
却:但是。
陈:陈旧。
新陈:新的旧的。
利物:带来利益。
义理:道理。
不由人:不由自主。
岁月:时光。
休:不要。
惊:惊慌。
晚:晚景。
莺花:春光和鸟语。
续报:继续宣告。
春:春天。
馀樽:剩下的酒杯。
无恙:完好。
宜:适宜。
唱:唱起。
鹧鸪:一种鸟,叫声凄凉,常引申为思乡之情。
频:频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鹧鸪吟》,以鹧鸪的鸣叫声为引,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事物的新陈代谢和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首句"事体一番新"描绘了世间万物不断更新的景象,而"才新又却陈"则暗示了世间万物的循环往复。诗人认为新陈代谢并非单纯的好坏,"新陈非利物",强调的是自然法则而非人为判断。

"义理不由人"进一步揭示出人生的道理并非由个人意愿决定,而是遵循着自然的规律。"岁月休惊晚"劝告人们不必过于忧虑时光流逝,晚景同样可以美好。"莺花续报春"借春天的生机勃勃,寓意生活中的希望与活力。

最后两句"馀樽幸无恙,宜唱鹧鸪频",诗人庆幸自己还能享受饮酒的乐趣,适宜频繁地唱起鹧鸪的歌声,表达出一种淡然自适的生活态度。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简洁,展现了邵雍诗歌的哲学意味。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鹧鸪吟二首(其二)

翠竹丛深啼鹧鸪,鹧鸪声更胜提壶。

江南江北常相逐,春后春前多自呼。

迁客销魂惊梦寐,征人零泪湿衣裾。

愁中闻处肠先断,似此伤怀禁得无。

形式: 七言律诗

鹧鸪吟二首(其一)

人间重者是黄金,谁道黄金无处寻。

不著闲辞文雅意,更将何事悦良心。

远山四面供清润,幽鸟千般送好音。

无限春光都去尽,请君听唱鹧鸪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岁暮自贻

当年志意欲横秋,今日思之重可羞。

事到强图皆屑屑,道非真得尽悠悠。

静中照物情难隐,老后看书味转优。

谈麈从容对宾客,荐章重叠误公侯。

已蒙贤杰开青眼,不顾妻孥怨白头。

谷口郑真焉敢望,寿陵馀子若为谋。

鼎间龙虎忘看守,棋上山河废讲求。

一枕晴窗睡初觉,数声幽鸟语方休。

林泉好处将诗买,风月佳时用酒酬。

三百六旬如去箭,肯教襟抱落闲愁。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苍苍吟寄答曹州李审言龙图

一般颜色正苍苍,今古人曾望断肠。

日往月来无少异,阳舒阴惨不相妨。

迅雷震后山川裂,甘露零时草木香。

幽暗岩崖生鬼魅,清平郊野见鸾凰。

千花烂为三春雨,万木凋因一夜霜。

此意分明难理会,直须贤者入消详。

形式: 排律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