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里一孤舟,春行夏方到。
骨肉尽单羸,沈忧满怀抱。
羁孤相对泣,性命不相保。
开户山鼠惊,虫声乱秋草。
白菌缘屋生,黄蒿拥篱倒。
对此起长嗟,芳年亦须老。
恩门为宰相,出入用天道。
忽于摧落间,收得青松操。
全家到江陵,屋虚风浩浩。
中肠自相伐,日夕如寇盗。
其下有孤侄,其上有孀嫂。
黄粮贱于土,一饭常不饱。
天斜日光薄,地湿虫叫噪。
惟恐道忽消,形容益枯槁。
古人于黄雀,岂望白环报。
奉荅恩地恩,何惭以诚告。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春夏之交的长途跋涉,孤独地乘舟行进,不仅体力上消耗殆尽,骨肉单薄,而且心中充满了忧虑和哀伤。旅途中的艰辛和自然界的萧瑟景象,如惊吓山鼠、秋草间乱鸣的虫声,以及白菌生于屋檐、黄蒿缠绕篱笆,都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愁。诗中的“对此起长嗟,芳年亦须老”表达了诗人对于青春易逝、时光不待人的感慨。
后半部分,诗人提到宰相恩门,用天道来比喻其高洁与公正,但也反映出一种无常和变幻。诗人家中情况的描述则是困顿交加,生活艰难,孤侄孀嫂皆在贫困之中打发日子,黄粮便宜如土,一餐都难以果腹。
最后,诗人通过古人对黄雀与白环的故事表达了对恩惠和回报的渴望,但也显得有些无奈和自责。整首诗充满了忧伤、孤寂和对美好事物无常的感慨,是一首深沉哀婉的游子词。
不详
一作邺之。晚唐诗人。与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而以才颖最佳。曾担任吏部郎中(唐)、洋州刺史(唐)、祠部郎中(唐)等职务
未有天地先融结,方广高深无丈尺。
书言不尽画难成,留与人间作奇特。
薄命常恻恻,出门见南北。
刘郎马蹄疾,何处去不得?
泪珠不可收,虫丝不可织。
知君绿桑下,更有新相识。
举世皆问人,唯师独求己。
一马无四蹄,顷刻行千里。
应笑北原上,丘坟乱如蚁。
剪妾身上巾,赠郎伤妾神。
郎车不暂停,妾貌宁长春。
青天无停雪,沧海无停津。
遣妾空床梦,夜夜随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