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图南安昌岩避暑诗二首(其一)

石穴虚深宛似房,石形方稳亦如床。

千年知是谁人隐,一郡除非此地凉。

山外雨来烟色暝,林间风过药苗香。

尘埃已断尤清寂,今日禅僧不上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山中避暑之地,充满了自然与禅意的和谐之美。首句“石穴虚深宛似房”,以石洞比作房屋,既突出了洞穴的幽深,又营造出一种隐居生活的氛围。接着“石形方稳亦如床”,进一步强调了此处环境的舒适与宁静,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一处休憩之所。

“千年知是谁人隐,一郡除非此地凉”两句,通过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阔,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避暑胜地独特凉爽气候的赞叹。这种远离尘嚣的避世生活,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也体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渴望。

后半部分“山外雨来烟色暝,林间风过药苗香”描绘了雨后山林的朦胧景象,以及微风吹过,带来草药的香气,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心灵净化的一种象征。

最后,“尘埃已断尤清寂,今日禅僧不上堂”则点明了此处不仅是避暑之地,更是一个修行的圣地。禅僧的不上堂,或许意味着他们在此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解脱,不再为世俗所累,而是沉浸在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禅修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避暑之地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以及对超然物外、心灵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409)

吕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陈图南安昌岩避暑诗二首(其二)

岩前数步到幽房,岩里聊安息偃床。

已得清风极潇洒,休弹白雪恐凄凉。

平时地籁乘空发,何日天花坠雨香。

三伏屡来君莫厌,流年背我去堂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再游二首(其一)

仙居殊不类樊笼,潇洒清凉皆可封。

寒溜恰如扬子水,脩筠应有稚川龙。

云深况是门无客,人去惟闻鹤在松。

向此却疑推律法,应钟何事代林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和再游二首(其二)

石门高下两相通,冰屋初开不复封。

睡稳好攲方水玉,味清须试密云龙。

诗筒迭和难亲笔,谈柄閒摇屡折松。

便写姓名镌翠壁,休论功烈刻华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和三月二十一日游海云

玉节重来镇此州,暂驱千骑上峰头。

春阑好为良辰惜,俗乐谁知急景流。

山色也疑今日盛,物情浑胜昔年游。

登临赋咏知难再,持语乡人早借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