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

独坐秋庭月色新,乾坤何处更閒人?

高歌度与清风去,幽意自随流水春。

千圣本无心外诀,《六经》须拂镜中尘。

却怜扰扰周公梦,未及惺惺陋巷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王守仁的《夜坐》,通过“独坐秋庭月色新”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诗人独自一人在秋夜的庭院中,面对着一轮新月,不禁思考起宇宙间是否还有闲逸之人。接着,“高歌度与清风去,幽意自随流水春”,诗人以高歌表达内心的幽思,歌声仿佛随着清风飘散,而那深藏的意趣则如同春日的溪流般悠然自得。

“千圣本无心外诀,《六经》须拂镜中尘”,这里引用了儒家经典,表达了对古代圣贤智慧的尊崇,同时也强调了内心修养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智慧并非外求,而是内心世界的映照。诗人提醒自己和读者,要像拂去镜子上的尘埃一样,清除心中的杂念,以清澈的心灵去领悟古人的教诲。

最后,“却怜扰扰周公梦,未及惺惺陋巷贫”,诗人以周公的梦境和孔子在陋巷中的生活为喻,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周公作为古代的贤相,其梦想虽宏伟,但现实中却充满了纷扰;而孔子虽然生活在简陋的环境中,却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充实。这句诗既是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也是对当下人们在追求物质与精神平衡时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宇宙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体现了王守仁心学思想中关于自我修养、内心平静与追求真理的哲学理念。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心渔歌为钱翁希明别号题

有渔者歌曰:「渔不以目惟以心,心不在鱼渔更深。

北溟之鲸殊小小,一举六鳌未足歆。

」敢问何如其为渔耶?

曰:「吾将以斯道为网,良知为纲。

太和为饵,天地为舫。絜之无意,散之无方。

是谓得无所得,而忘无可忘者矣。

形式: 古风

登香炉峰次萝石韵

曾从炉鼎蹑天风,下数天南百二峰。

胜事纵为多病阻,幽怀还与故人同。

旌旗影动星辰北,鼓角声回沧海东。

世故茫茫浑未定,且乘溪月放归蓬。

形式: 七言律诗

观从吾登炉峰绝顶戏赠

道人不奈登山癖,日暮犹思绝栈云。

岩底独行窝虎穴,峰头清啸乱猿群。

清溪月出时寻寺,归棹城隅夜款门。

可笑中郎无好兴,独留松院坐黄昏。

形式: 七言律诗

书扇赠从吾

君家只在海西隈,日日寒潮去复回。

莫遣扁舟成久别,炉峰秋月望君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