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武必达郢亭杂咏韵

君家华屋隐松关,满壑清风六月寒。

半岁胡为漫蓬转,篇诗犹解惜春阑。

人言占马应东首,我欲移文向北山。

试问啼鹃缘底事,尽情终日劝人还。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冷的画面,以诗人朋友武必达的居所为背景。"君家华屋隐松关,满壑清风六月寒",寥寥数句便展现出一座隐藏在松林关隘中的豪华宅邸,即使在炎热的六月,清风仍能带来丝丝凉意,营造出别样的清凉氛围。

"半岁胡为漫蓬转",诗人询问友人半年来为何漂泊不定,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流露出对友人生活状态的关切。"篇诗犹解惜春阑",诗人通过写诗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惋惜,暗示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诗人借"人言占马应东首,我欲移文向北山",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认为友人应该顺应自然或内心的指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方向,可能是向东或向北,寓意着寻找生活的安定与归宿。

最后,诗人以啼鹃作结,"试问啼鹃缘底事,尽情终日劝人还",寓意啼鹃的叫声仿佛在劝告友人回归,表达了对友人早日安定的期待和对友情的深沉关怀。

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远,既是对友人的关心,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体现了宋诗的含蓄与深沉之美。

收录诗词(451)

廖行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 字:天民
  • 号:省斋
  • 籍贯: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
  • 生卒年:1137~1189

相关古诗词

和罗舜举(其二)

对酒怜鹅满意黄,江天风暖水纹香。

诗情到底能多助,官事由来未苦忙。

晴雨不妨春自好,醉醒何择我非狂。

几时容与扁舟去,浩荡烟波情兴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苦热喜雨

吾闻和阴阳,古人喻调鼎。

四时有节适,万类自纾窘。

神哉洪钧播,妙自元气涬。

寒暑递推迁,日月互光炯。

隆冬生流金,酷热启冰井。

由来积以渐,其究势莫竞。

沿流盍寻源,循踵良自宁。

天功果其全,人事或可请。

民咨思图易,牛喘戒用猛。

于焉贵调燮,持以济炎冷。

今年苦烦蒸,六月无息影。

晴曦煽赫赫,卒岁忧懔懔。

无何阴鸟鸣,恍若商羊骋。

浓云泼黛合,飞电与天等。

谁为投壶戏,多谢一笑肯。

疾雷正昼发,隐隐连夜永。

群龙挟雨飞,霶霈浃四境。

岂惟苏槁苗,已足润顽矿。

欢呼到田稚,扬泊乱池黾。

热恼变清凉,造化祇俄顷。

如痛乃遽定,若醉而倏醒。

人情竞欣欣,我寐独耿耿。

帝力今何知,谁其发深省。

古来禹稷志,要在饥溺拯。

行当岁有秋,岂但禾同颖。

群熙正待哺,一饱慰延颈。

恩斯宇宙均,泽可天地准。

怜渠诧祥瑞,得醉矜酩酊。

何人司调元,嗣岁愿多稔。

但令风雨时,谁复浪悲哂。

形式: 古风

和前韵(其三)

诗源渺万顷,衮衮来无穷。

定应游戏尔,岂事雕琢工。

三章见囊颖,一读清头风。

贫儿获兹富,往往至宝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和洞庭古寺壁间韵

六月湖天凛似秋,曾凭樯燕小迟留。

苍崖偃蹇浮屠古,白壁淋漓醉墨流。

吹浪鱼龙供客戏,乘槎牛斗得天游。

一声帝子云璈曲,家在蓬壶碧玉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