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苦热喜雨

吾闻和阴阳,古人喻调鼎。

四时有节适,万类自纾窘。

神哉洪钧播,妙自元气涬。

寒暑递推迁,日月互光炯。

隆冬生流金,酷热启冰井。

由来积以渐,其究势莫竞。

沿流盍寻源,循踵良自宁。

天功果其全,人事或可请。

民咨思图易,牛喘戒用猛。

于焉贵调燮,持以济炎冷。

今年苦烦蒸,六月无息影。

晴曦煽赫赫,卒岁忧懔懔。

无何阴鸟鸣,恍若商羊骋。

浓云泼黛合,飞电与天等。

谁为投壶戏,多谢一笑肯。

疾雷正昼发,隐隐连夜永。

群龙挟雨飞,霶霈浃四境。

岂惟苏槁苗,已足润顽矿。

欢呼到田稚,扬泊乱池黾。

热恼变清凉,造化祇俄顷。

如痛乃遽定,若醉而倏醒。

人情竞欣欣,我寐独耿耿。

帝力今何知,谁其发深省。

古来禹稷志,要在饥溺拯。

行当岁有秋,岂但禾同颖。

群熙正待哺,一饱慰延颈。

恩斯宇宙均,泽可天地准。

怜渠诧祥瑞,得醉矜酩酊。

何人司调元,嗣岁愿多稔。

但令风雨时,谁复浪悲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廖行之的《和苦热喜雨》,他以调和阴阳的自然法则为引子,描绘了四季更替带来的温度变化,强调了自然之力的神奇和微妙。诗中通过炎热夏季的酷热难耐,表达了对雨水的渴望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当雨终于来临,诗人欣喜若狂,认为这场及时雨不仅滋润了干涸的作物,也给人们带来了凉爽,缓解了热恼。他反思人类应顺应自然,合理调节,以达到社会的和谐与安宁。

诗人还借古人的例子,如大禹和后稷,表达了对古代圣贤关注民生疾苦、致力于救济百姓的敬仰。他期待来年丰收,希望普天之下都能得到恩泽,以此赞美雨的恩惠,并呼吁人们珍惜这样的福祉,不要轻易悲叹。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451)

廖行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 字:天民
  • 号:省斋
  • 籍贯: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
  • 生卒年:1137~1189

相关古诗词

和前韵(其三)

诗源渺万顷,衮衮来无穷。

定应游戏尔,岂事雕琢工。

三章见囊颖,一读清头风。

贫儿获兹富,往往至宝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和洞庭古寺壁间韵

六月湖天凛似秋,曾凭樯燕小迟留。

苍崖偃蹇浮屠古,白壁淋漓醉墨流。

吹浪鱼龙供客戏,乘槎牛斗得天游。

一声帝子云璈曲,家在蓬壶碧玉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徐志父道中池亭独游之什二首(其二)

闻弦那用湿青衫,俛首盐车骥可骖。

珍重居污自贞洁,飞扬巢幕漫呢喃。

云天意气生怀抱,尊俎风流入笑谈。

不碍哦诗佐清逸,明朝敛板又庭参。

形式: 七言律诗

和徐志父道中池亭独游之什二首(其一)

炎风勃勃触轻衫,何事驱尘未解骖。

清我一泓能湛湛,洗渠双耳任喃喃。

方从君子欢相爱,未信樵夫笑不谈。

他日通泉访陈迹,光芒宝剑与天参。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