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其二)

山川非晋土,悲泣效楚囚。

一语强自慰,凄迷望神州。

刺史下荆水,司农来石头。

土园管夷吾,过计非私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这里的山川不再是晋地,我像楚囚般悲伤哭泣。
勉强用一句话自我安慰,迷茫中遥望那片神州大地。
刺史从荆州水边而来,司农从石头城走来。
土园中的管夷吾,他的忧虑并非出于个人私事。

注释

山川:指代地域,这里指不是原来的故乡。
晋土:晋地,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
楚囚:比喻身处困境或被囚禁的人。
一语:一句话。
强自慰:勉强自我安慰。
凄迷:迷茫而感伤。
神州:古代中国对中原地区的称呼。
刺史:古代官职,负责一州的军事和民政。
荆水:古代长江支流,今荆州一带。
司农:古代官职,主管农业。
石头:石头城,古代南京的别称。
土园:可能指代某处有管夷吾事迹的地方。
管夷吾:春秋时期齐国名臣,以善于治国闻名。
过计:过分的忧虑,超出常理的担忧。
非私忧:不是个人的私事,而是更大的责任或国家大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槃的作品,名为《感事(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故国之思和对时局的哀伤。"山川非晋土,悲泣效楚囚"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异乡的不适应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如同古代楚国囚徒一般,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失去的痛哭。

"一语强自慰,凄迷望神州"则是诗人试图用语言来安慰自己,但心中仍旧充满了迷离与困惑,不断地向往着遥远的都城(神州)。这里的“神州”通常指代的是古都洛阳,但在这首诗中,它更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精神家园。

"刺史下荆水,司农来石头"两句则是写诗人的朋友或同僚在工作上的变动。刺史和司农都是官职名称,这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常命运。

最后两句"土园管夷吾,过计非私忧"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日后的安排和担忧,并非出于私心。这里的“土园”可能是指诗人自己的田产或墓地,而“夷吾”则是一种古代的乐器,这里象征着诗人的情感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对故土的眷恋以及对未来不可预知命运的忧虑。

收录诗词(84)

朱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事(其三)

元规负康济,徒手婴群雄。

兵从历阳来,无地逃奸锋。

谁乎死社稷,千载一卞公。

英风与义气,建立成江东。

形式: 古风

折山道中六言寄涌翠道人(其三)

牛卧黄茅冈底,鹭归红叶村边。

可是太平无象,溪桥醉舞华颠。

形式: 六言诗 押[先]韵

折山道中六言寄涌翠道人(其二)

云暖网横危磴,日沉舟泊平沙。

欸乃一声归去,炊烟遥起芦花。

形式: 六言诗 押[麻]韵

折山道中六言寄涌翠道人(其一)

折山有路可上,他日云藏万家。

用处何曾触石,一禅指顶天涯。

形式: 六言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