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游石湖(其一)

郭外南湖一镜开,吴宫烟草暗荒台。

道人不与兴亡事,只记溪名是越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游览石湖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郭外南湖一镜开”,以“一镜开”形象地描绘出南湖的广阔与宁静,仿佛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着四周的景色。这里的“郭外”指城外,暗示了湖景的开阔与远离尘嚣的特点。

次句“吴宫烟草暗荒台”,转而描绘了一幅历史遗迹的画面。吴宫,指的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宫殿,这里已经荒废,被茂盛的野草覆盖,一片荒凉。这句诗通过“烟草暗”和“荒台”这样的意象,传达出历史的沧桑感和时间的流逝。

第三句“道人不与兴亡事”,将视角转向了一个“道人”。道人,通常指的是修道之人,他们往往超脱于世俗的纷争之外,对历史的兴衰更替显得淡然。这句话通过道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超然态度,暗示了个人在面对历史洪流时的无力感。

最后一句“只记溪名是越来”,点明了石湖的名称——越湖。这里的“越”指的是古代的越国,与吴国同为春秋时期的诸侯国。诗人说只记得这个溪流的名字是因为它与越国有关联,这既是对石湖地理位置的说明,也暗含了对历史文化的追忆。整句话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美景与历史文化之间联系的深刻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的独特感悟,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反思。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暮春游石湖(其二)

过眼诸峰应接忙,新晴草树绕湖香。

不知参政移家后,若个重来问海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暮春游石湖(其三)

茶磨楞伽次第经,淡烟消处五湖明。

一樽斜日湖亭上,閒看西山弄晚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早起

残更断续天苍苍,开门汲井夜欲央。

鸡声人语杳无际,落月曙色相为光。

临风短发不受握,泫露碧叶微生凉。

屋头日出万事集,惜取静境聊徜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孔周经时不见目想高胜居然在怀写碧梧高士图并小诗寄意

漠漠疏桐洒面凉,溅溅寒玉漱回塘。

马蹄不到清阴寂,始觉空山白日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