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开元恩禅师

恩公遁迹阊门寺,欲下绳床谢不能。

露滴花光珠五采,月涵江影塔千层。

石榴红帽明如火,海艾青毡冷似冰。

俯首西山人物论,独听孤雁对残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恩公遁入阊门寺后的生活场景与心境。首联“恩公遁迹阊门寺,欲下绳床谢不能”,开篇即点出恩公隐居寺庙,想要离开却难以做到的情境,透露出一种超脱而又无奈的情感。颔联“露滴花光珠五彩,月涵江影塔千层”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将露珠比作五彩的珍珠,月光下的江面映照着塔影,层次分明,展现出夜晚寺庙周围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景象。

颈联“石榴红帽明如火,海艾青毡冷似冰”则通过鲜明的色彩对比,石榴的鲜艳如同火焰,海艾的青绿则像冰块,生动地描绘了寺庙内外不同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暗示了恩公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热情也有冷静。

尾联“俯首西山人物论,独听孤雁对残灯”收束全诗,恩公低头沉思于西山的人物论中,独自聆听孤独的大雁在夜空中哀鸣,对着一盏残灯,营造出一种深邃、孤独而又富含哲理的氛围。整首诗通过对寺庙环境的细腻描绘和人物内心活动的深刻揭示,展现了恩公遁世后的独特心境和对人生、宇宙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330)

袁桷(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字:伯长
  • 号:清容居士
  • 籍贯:庆元路鄞县
  • 生卒年:1266—1327

相关古诗词

题郝伯常雁足诗

深羁孤馆鬓毛斑,猛虎摇鬒障海寰。

玉树已歌归逝水,羽书难射隔平山。

不须羝乳终回汉,肯学鸡鸣诈度关。

一寸蜡丸凭雁寄,明年春尽竟生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小院四月十二日牡丹始开乃单台花也余将上开平作诗示瑾

暖风吹雨佐花开,送我滦阳第四回。

内院赐曾传侧带,江南画不数重台。

回黄抱紫传真诀,媲白抽青陋小才。

自是妖红居第一,他年折桂莫惊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寄开元奎律师

双塔亭亭透夕阳,芭蕉深处碧窗凉。

江神夜听光明偈,天女朝分解脱香。

斋钵午空乌守树,经台云冷鹤归房。

平生欲结西方社,似怪渊明作吏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伯庸开平书事次韵四首(其一)

沉沉棕殿内门西,曲宴名王舞马低。

桂蠹除烦来五岭,冰蚕却暑贡三齐。

金罂醅重凝花露,翠釜膏浮透杏泥。

最爱禁城千树柳,归鸦拣尽不曾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