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双塔亭亭透夕阳,芭蕉深处碧窗凉。
江神夜听光明偈,天女朝分解脱香。
斋钵午空乌守树,经台云冷鹤归房。
平生欲结西方社,似怪渊明作吏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联“双塔亭亭透夕阳,芭蕉深处碧窗凉”以双塔与夕阳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通过“透”字表现出夕阳余晖穿透塔身的景象,而“芭蕉深处碧窗凉”则暗示了清幽的环境,仿佛是心灵得以栖息之所。
颔联“江神夜听光明偈,天女朝分解脱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禅意,将自然界的江神与神话中的天女引入画面,他们分别在夜晚和清晨聆听佛法,解悟解脱,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智慧的追求。
颈联“斋钵午空乌守树,经台云冷鹤归房”则通过午后的景象,展现了另一种静谧之美。斋钵空置,乌鸦守于树上,经台上云雾缭绕,鹤归巢房,这些细节共同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和谐与宁静的世界。
尾联“平生欲结西方社,似怪渊明作吏忙”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忙碌生活的反思。诗人希望像陶渊明那样,远离官场的繁忙,过上与世无争、心灵自由的生活,结社于西方净土,追求精神上的解脱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神话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内心平静、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中忙碌与喧嚣的反思。
不详
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沉沉棕殿内门西,曲宴名王舞马低。
桂蠹除烦来五岭,冰蚕却暑贡三齐。
金罂醅重凝花露,翠釜膏浮透杏泥。
最爱禁城千树柳,归鸦拣尽不曾栖。
身如病鹤倦梳翎,往事犹存旧汗青。
伏日赐冰来上苑,晚风传竹度疏棂。
承恩裁诏心抽茧,落笔诛奸眼拔钉。
惆怅当今人物论,披衣危坐望晨星。
的的新愁涨碧波,可堪跋马上危坡。
明知风伯秋当路,更候天孙夜渡河。
沙碛共传歌《敕勒》,阴山那复见延陀。
周廷王会须椽笔,惭愧陈人奈老何。
马足曾穷五色河,更将舌本品浮槎。
新声促轸传三叠,宝构悬铃镇四阿。
短榻雁来愁不奈,小窗人去酌毋多。
白头慵作东封颂,愿效诸生赋止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