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留春

莫愁湖,桃叶渡。旧是弄舟处。

正好春光,怕又逐潮去。

依稀极浦危楼,楼头人在,倚银管、教留春住。

又风雨。六代花草凄迷,天低冶城树。

谁更寻芳,马迹半泥絮。亦知春有时来,春来如故。

怕只是、美人迟暮。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鉴赏

这首《祝英台近·留春》由清代词人曾廉所作,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情感交融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开篇“莫愁湖,桃叶渡”,以两个富有诗意的地名引入,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故事与回忆的地方。接着,“旧是弄舟处”一句,点明了这里曾经是人们乘舟游玩的地点,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往昔的欢乐。

“正好春光,怕又逐潮去。”春光正好,却担心它会随着潮水远去,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接下来,“依稀极浦危楼,楼头人在,倚银管、教留春住。”描绘了一幅楼阁倒映在湖面上,楼中之人倚靠在银管上,试图留住春天的画面,充满了浪漫与哀愁。

“又风雨。六代花草凄迷,天低冶城树。”风雨来袭,六朝古都的花草显得格外凄迷,天空低垂,冶城的树木也似乎笼罩在一片愁云之中,进一步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谁更寻芳,马迹半泥絮。”即便是寻找春日美景的人,马蹄踏过之处也已满是泥絮,暗示着春天的短暂与易逝。最后,“亦知春有时来,春来如故。怕只是、美人迟暮。”虽然知道春天会再次来临,但害怕的只是如同美人般,青春不再,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不待人的深深忧虑。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363)

曾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祝英台近.赏春

正窗前,霞影绽。侵晓雨初散。

小院沈沈,帘幕下银蒜。

有人慵自梳头,玉台斜倚,只频听、鸠鸣莺唤。

绿杨岸。多少宝马香车,还张碧罗幔。

人影衣香,尽是看花伴。不妨春信迟来,桃秾梨烂。

算赚了、一春多半。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大水

望苍茫,极平楚。一霎没洲渚。

五月端阳,也似暮春雨。

匆匆水上桥头,篾篷横转,且凭系、檐前高树。

倚朱户。试看桃叶帘前,年年艾如虎。

丹碧龙舟,准拟听箫鼓。盼他兰桨东来,今天停渡。

怪不得、把佳期阻。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秋雨

登层楼,望极浦。无限暮山阻。

镇日愁人,最苦是秋雨。明明百炼钢金,又还分散。

巧缠绕、漫天丝缕。甚头绪。

正想塞雁书来,寻看又无据。

渺渺珠宫,屈戍锁将住。只今溅泪成河,惟凭柔橹。

轧轧向、斗牛摇去。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莫愁

有黄莺,穿碧树。枝上作吴语。

谁料春来,困倦遽如许。江南离别多年,重重烟水。

梦魂断、江南何处。却回顾。

最是玄武青溪,画舫看无数。

云样罗衣,芬馥胜兰杜。几时青鸟重来,春帆高举。

直飏向、郁金堂去。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