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大水

望苍茫,极平楚。一霎没洲渚。

五月端阳,也似暮春雨。

匆匆水上桥头,篾篷横转,且凭系、檐前高树。

倚朱户。试看桃叶帘前,年年艾如虎。

丹碧龙舟,准拟听箫鼓。盼他兰桨东来,今天停渡。

怪不得、把佳期阻。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鉴赏

这首《祝英台近·大水》由清代诗人曾廉所作,描绘了大水泛滥时的景象与情感。词中以“望苍茫,极平楚”开篇,将读者带入一片辽阔而苍茫的视野之中,极目远眺,只见洲渚隐没于水天之间,展现出一种壮阔而又略带悲凉的意境。

接着,“五月端阳,也似暮春雨”,将端午节的气氛与初夏的雨季相融合,暗示着季节的更迭与自然界的循环。水面上匆匆过桥的身影,以及横转的竹筏,象征着人们在大水面前的无奈与暂时的避难。倚靠朱红色的门户,诗人通过桃叶与年年悬挂的艾草,寄托了对传统节日习俗的怀念与对平安的祈愿。

“丹碧龙舟,准拟听箫鼓”,本是端午节龙舟竞渡时的热闹场景,但在大水面前却显得遥不可及,只能成为一种期盼。最后,“怪不得、把佳期阻”,表达了对无法实现美好愿望的遗憾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大水带来的冲击与影响,以及人们在面对自然灾难时的脆弱与坚韧,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363)

曾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祝英台近.秋雨

登层楼,望极浦。无限暮山阻。

镇日愁人,最苦是秋雨。明明百炼钢金,又还分散。

巧缠绕、漫天丝缕。甚头绪。

正想塞雁书来,寻看又无据。

渺渺珠宫,屈戍锁将住。只今溅泪成河,惟凭柔橹。

轧轧向、斗牛摇去。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莫愁

有黄莺,穿碧树。枝上作吴语。

谁料春来,困倦遽如许。江南离别多年,重重烟水。

梦魂断、江南何处。却回顾。

最是玄武青溪,画舫看无数。

云样罗衣,芬馥胜兰杜。几时青鸟重来,春帆高举。

直飏向、郁金堂去。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昭君怨.送别

谁唱阳关三叠。黄却满林秋叶。旧恨与新愁。

倚楼头。此日不应远出。出又谁家安笔。

明岁菊花开。待归来。

形式: 词牌: 昭君怨

昭君怨.倾卮

一夜朔风何险。白了青山千点。江上望归舟。

水飞流。新采黄獐初熟。一瓮寒醪碧绿。

此际不倾卮。待何时。

形式: 词牌: 昭君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