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钱王太庙

数间老屋半攲颓,宗祏虽存没草莱。

尚有遗民呼太庙,可堪游鹿上荒台。

花开陌路空馀恨,麦被陵陂不尽哀。

三节还乡平日志,化为杜宇定归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几间老房子倾斜破败,神主虽在却淹没在荒草丛中。
还有遗民呼唤着太庙的名字,鹿群游荡在废弃的高台上,令人感慨。
路边的花儿盛开却只留下遗憾,麦田覆盖的陵墓山坡上弥漫着无尽的悲哀。
昔日归乡的约定,如今化作杜鹃鸟,定会再次飞回。

注释

老屋:破旧的房子。
宗祏:古代祭祀祖先的地方。
没草莱:淹没在荒草之中。
遗民:遗留下来的民众。
太庙:古代帝王的宗庙。
游鹿:闲逛的鹿群。
花开陌路:路边的花朵盛开。
麦被陵陂:麦田覆盖在陵墓山坡上。
不尽哀:无尽的悲哀。
三节还乡:按节令回家。
杜宇:杜鹃鸟的别称,古人常用来寄托思乡之情。
归来:返回故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荒凉与怀旧交织的意境。诗人通过对一处废弃古迹的描述,抒发了自己对于过去繁华时期的缅怀之情。

"数间老屋半攲颓,宗祏虽存没草莱。" 这两句描写了一片荒废的旧宅,墙壁已经开始倾塌,而曾经的宗族祠堂虽然还在,但周围长满了杂草,这些景象昭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

"尚有遗民呼太庙," 这句话透露出这里曾经是某个显赫家族的活动场所,而现在只剩下一些老百姓还在提起这座太庙的名字,这里的“太庙”很可能指的是专为纪念古代帝王或贵族而建的庙宇。

"可堪游鹿上荒台。" 这里“鹿”字可能是形容词,用来修饰游者之轻捷自如,表达诗人在这片废墟中漫步时的心境和情感,仿佛随着古老的故事与传说在空灵的建筑之间穿梭。

"花开陌路空馀恨,麦被陵陂不尽哀。" 这两句写的是春日游历中的所见所感,陌上花开,徒留下无尽的怀念;而麦子覆盖着古代陵墓,只是增加了更多的悲凉感。

最后两句“三节还乡平日志,化为杜宇定归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旧日时光的追忆,以及对未来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这里的“三节”指的是一年中的三个季节,“平日志”是平常日子的记录,“化为杜宇”则是借用古代诗人杜甫的名字,表达自己也想成为像杜甫那样能在归隐生活中找到安慰的人,“定归来”则明确了这种向往最终将会实现。

整首诗通过对荒凉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记忆和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美学境界。

收录诗词(5)

王执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玉仙诸洞戏题碧云石崖

已从鹿岩游,更入龙洞去。

横足螃蟹行,连臂猿猱度。

滑径铿蜡屐,阴崖然桦炬。

振策扶颠隮,扪萝猛攀附。

涂险几欲穷,境胜忽有遇。

谽谺通石窦,参差流玉乳。

形开趣弥深,兴集理自裕。

便将遗世纷,且复恣幽步。

纡馀穷冥搜,淹留迫颓暮。

题诗识苍壁,聊写心迹素。

重游岂无期,恐忘来时路。

形式: 古风

湖山纪游

吴山东南秀,葱郁盘帝城。

西湖据其趾,御气通波心。

馀膏被草木,蔚眼皆欣荣。

今晨天宇穆,惠风泛初晴。

春色正妍妙,放怀共扬舲。

中流入汗漫,旷阔无埃氛。

湖光挟山绿,倒射玻瓈青。

丝竹响空翠,楼观森峥嵘。

献酬杂歌啸,烂漫纷醉醒。

取乐固莫并,兴怀一何深。

缅惟昔三贤,精爽日以沉。

但馀画象在,尚想鸣佩襟。

希古秉微尚,崇雅摅恬情。

羌予翳蓬藋,无复企组缨。

澹泊自有得,荣华非所欣。

舍舟纵散策,逸兴生崚嶒。

白云引遐眺,碧岫延深登。

幽期浩无涯,忽到静者门。

长松有令姿,流水无俗声。

绝磴猿可呼,出谷莺始鸣。

乃知物外境,兹象本不惊。

逝耶初无将,至耶亦无迎。

便将谢尘鞅,兹焉支颓龄。

山鸦接晚翅,落日催行幐。

归欤赋新篇,聊复记吾曾。

形式: 古风

礨胸浇酒遣,洞腹晒书眠。

形式: 押[先]韵

止善堂

人心若江河,昼夜无停流。

东流未到海,滔滔讵能休。

又如远游客,终年寄他州。

不知归其家,岁暮何所投。

水流上沧海,人行止故丘。

而况寰宇中,事物纷相酬。

人欲盛其炽,天理微以幽。

瞬息变化间,肝胆生戈矛。

苟不知所止,定心终无由。

所止非至善,此心犹可忧。

卓哉陈使君,立志希前修。

名堂以止善,善外俱无求。

我德自此明,新民功亦优。

还应有馀庆,永为斯堂留。

不愧大学篇,芳尘映千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