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叶飞.题霜林觅句图

万山秋老。西风紧,冷枫红入幽窅。

白云出岫本无心,有寻秋人到。怅千里、江南路杳。

断霞残锦知多少。

正树影翻鸦,更雁带寒声,夕阳斜挂林杪。

相对飞瀑流泉,素怀似洗,一襟诗思清妙。

身如野鹤独飘然,任高歌长啸。

见几处、淡烟衰草,乱蛩啼遍停车道。

待策杖归来,十幅吟笺,休教闲了。

形式: 词牌: 霜叶飞

鉴赏

这首《霜叶飞·题霜林觅句图》由清代诗人沈蕊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霜林中寻觅佳句的画面。全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审美体验,展现了其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开篇“万山秋老”,点明季节与环境,秋意浓重,山色苍老,营造出一种深沉而静谧的氛围。“西风紧,冷枫红入幽窅”一句,通过西风的强劲和冷枫的红艳,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肃杀与美丽。接着,“白云出岫本无心,有寻秋人到”,以白云的自由无拘来衬托出寻找秋天美景的人的兴致与心境。

“怅千里、江南路杳”一句,表达了对远方江南美景的向往与遗憾,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的延伸。接下来,“断霞残锦知多少”,描绘了夕阳余晖在天边形成的绚烂景象,丰富了画面的色彩层次。

“正树影翻鸦,更雁带寒声,夕阳斜挂林杪”几句,细腻地描绘了黄昏时分树林中的景象,树影与乌鸦的互动,大雁的鸣叫,以及夕阳的斜照,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秋日画卷。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相对飞瀑流泉,素怀似洗,一襟诗思清妙”则将画面推向高潮,瀑布与流水的声音仿佛洗涤了诗人心灵的尘埃,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使他的思绪变得清澈而美妙。这一段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象征着诗人的心境得到了净化与升华。

最后,“身如野鹤独飘然,任高歌长啸”,诗人自比为自由自在的野鹤,表达了他追求心灵自由与独立的精神状态。面对自然美景,他放声高歌,释放内心的情感,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与豪情。

“见几处、淡烟衰草,乱蛩啼遍停车道”,描绘了秋日傍晚的另一番景象,淡烟笼罩下的衰草与乱蛩的啼鸣,构成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待策杖归来,十幅吟笺,休教闲了”,表达了诗人期待再次回到自然中寻找灵感,创作更多佳句的愿望。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是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巧妙融合,展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审美情趣,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态度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收录诗词(8)

沈蕊(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浦.水仙

雅称六株衣,见青葱,几簇翠云低绕。

微步欲凌波,湘江静、烟水茫茫人悄。

冰肌玉骨,含情怕向东风笑。

一点芳心杯样浅,着得春愁多少。

小窗净几清幽,伴金猊睡鸭,何须龙脑。

弱质不禁风,环佩冷、争奈暮寒料峭。新妆淡扫。

蛾黄蝶粉天然好。

倩影亭亭明月下,可是广寒飞到。

形式: 词牌: 南浦

一枝春.淡巴菰

海岛移来,倩并刀、镂就千丝金碎。

筠筒石火,尽是间中生计。

吹兰吐麝,更销尽、薄寒残醉。

多只恐,万缕成灰,剩有断纹心字。氤氲绣屏香细。

罥窗纱袅袅,未输沉水。瑶阶伫立,散作半帘花气。

熏炉夜暖,倚珊枕、几回曾记。

偏喜得、频递春纤,小鬟解事。

形式: 词牌: 一枝春

八声甘州.题杨柳岸晓风残月图

正天涯酒醒客星孤,扣舷发清讴。

渐微茫晓色,霜风乍紫,薄雾初收。

江柳丝丝蘸碧,仿佛白门秋。

回首关河远,今夜扁舟。

怅望一丸瘦月,问何时、双照人在鄜州。

倩万重烟水,流梦度韩沟。

叹年来、俊游未了,算闲情、都付与沙沤。

空赢得,偷声减字,谱尽离愁。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押[尤]韵

虞美人.题瘦吟楼研

玉台人去瑶天远。宝匣蛛尘罥。画楼空锁旧时春。

惟有一钩残月、吊诗魂。蟾蜍露滴香犹腻。

密字真珠细。三生石上识芳容。

想见绣帘开处、不胜风。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