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伯庸画松十韵

妙思通灵素,玄阴接帝青。

抗颜躬蹇蹇,蒙顶发星星。

飒爽龙羞豢,萧疏鹤鍊形。

壁虚生地籁,斗近界天经。

蝶梦春涛涌,虫疑晓日冥。

云生停斝候,风入倚窗听。

屈曲车连轸,腾挐簴列庭。

恋乡思海岱,封爵鄙云亭。

月落孙生啸,天寒屈子醒。

雄姿轻虎豹,浮迹陋鸥鶄。

形式: 排律

鉴赏

这首诗以“次韵伯庸画松十韵”为题,由元代诗人袁桷所作。诗中描绘了画家笔下松树的神韵与意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松树的坚韧、高洁与超凡脱俗之美。

首句“妙思通灵素,玄阴接帝青”,开篇即点明了松树的灵性与高远之气,仿佛与天地间的玄奥之气相接,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接下来,“抗颜躬蹇蹇,蒙顶发星星”两句,通过描绘松树的形态,表现其不屈不挠的精神,即使在严冬中也依然挺拔,散发出星星般的光芒。

“飒爽龙羞豢,萧疏鹤鍊形”则进一步刻画了松树的清逸与脱俗,与龙、鹤相比,更显其独特的气质。接着,“壁虚生地籁,斗近界天经”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声响与松树的生长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仿佛松树与天地间的一切都和谐共存。

“蝶梦春涛涌,虫疑晓日冥”描绘了松树周围生机勃勃的景象,春日里蝴蝶翩翩起舞,虫鸣声此起彼伏,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松树的生命力喝彩。而“云生停斝候,风入倚窗听”则通过云的动态与风的轻拂,表现了诗人对松树的深情与敬畏之心。

“屈曲车连轸,腾挐簴列庭”两句,以车马的穿梭与簴的排列,象征着人们对松树的景仰与膜拜,同时也暗示了松树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最后,“恋乡思海岱,封爵鄙云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松树精神的推崇,认为封爵于云亭不过是世俗的荣华,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高尚与对自然的敬畏。

整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深厚的人文情怀与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洞察与赞美。

收录诗词(330)

袁桷(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字:伯长
  • 号:清容居士
  • 籍贯:庆元路鄞县
  • 生卒年:1266—1327

相关古诗词

送孙道士归杭

送雁南飞十五年,朔风吹雪上华颠。

梨花的的疑蝴蝶,燕子深深似杜鹃。

东野先生愁外句,西湖处士梦中缘。

抱琴独去知无奈,一棹春江水拍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王寅甫侍读莅醮长春宫

蜕骨棱棱似鹤轻,觚坛危处玉为成。

天街正候三能色,云所疑呼万岁声。

气篆通灵归廓落,心章祈岁报清平。

金穰上瑞吾皇意,不用神芝朵朵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陈又新

登台底用惜春菲,平楚微茫落照时。

烧后断碑遗鸟迹,耕馀残璧隐蚕眉。

泉分去路萧萧玉,山耸归云簇簇旗。

驻马应须更搔首,远烟回雁不胜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西湖空濛图

旧隐湖山笔底收,相从京洛意中游。

昏昏车马飞花雨,寂寂钟鱼落叶秋。

千古登临翻昨梦,百年歌舞漾清愁。

何当化鹤看沧海,不用呼猿吸涧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