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亳州何郎中二首(其一)

西南日下共浮云,人事难群喜劝分。

已度城阴先得句,不应从俗未忘荤。

松篁有节元宜晚,桃李无蹊只自薰。

欲入帝城须帝力,且寻诗社著诗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夕阳西下与浮云相伴,世间人事难以聚合,唯有喜好分离。
已经穿过城阴,我先有了诗兴,不会随波逐流,仍记得世俗中的烟火气。
松竹有坚韧的节操,更适合在晚年展现,而桃花李花虽无路径,却独自散发香气。
想要进入帝都需借助权势,但此刻我更愿在诗社中留下诗歌的功绩。

注释

西南日下:夕阳西下。
人事难群:世间人事难以聚集。
城阴:城墙北面,指城市的一隅。
从俗:随从世俗。
荤:这里指世俗的琐事或尘世生活。
松篁:松树和竹子,象征高洁。
桃李:比喻才华出众的人。
帝城:指京都,皇帝所居之地。
帝力:帝王的力量或权势。
诗社:古代文人墨客聚会作诗的地方。
诗勋:诗歌方面的成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所作的《寄亳州何郎中二首(其一)》。诗中,诗人以日落西南、浮云相伴的景象开篇,寓言世事如白云苍狗,变化无常,感叹人情难以聚合,唯有友情可以勉励。他自述已经度过城阴(地名,可能指亳州附近的环境)时即有所感悟,创作出诗句,表达了不随流俗、保持高洁的情操。

接着,诗人借松竹和桃李的意象,赞美松竹的坚韧晚节,暗示何郎中应如松竹般耐得住岁月的磨砺,而桃李虽无特定路径,却能自我散发香气,寓意何郎中无需迎合世俗,只需坚守自我,内在修养自然芬芳。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何郎中的期待,希望他能凭借自身的才力和帝都的支持,成就一番事业,并在诗社中留下自己的诗歌功绩。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含蓄,富有哲理,体现了陈师道诗歌的深沉与内敛。

收录诗词(750)

陈师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字:履常
  • 号:后山居士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1053~1102

相关古诗词

寄亳州林待制

湖海相望阙寄声,云林过雨未全晴。

青衫作吏非前日,白首论文笑后生。

似听儿童迎五马,稍修书札问专城。

一闻苦李蒙庄句,不复人间世后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寄徐吉父学士

卧龙山上摘黄花,曾共西风醉帽斜。

当日已应天下乐,无人传入画图誇。

低头强笑今何似,多病难堪懒自嗟。

闻道承明方厌直,几时来伴访山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寄晁无斁

稍听春鸟语丁宁,又见官池出断冰。

雪后踏青谁与共,花边著语老犹能。

笑谈莫倦寻常听,山院终同一再登。

今日已知他日恨,抢榆况得及飞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寄晁说之

阅世真难记,如君自不忘。

尚于书太简,正以懒相妨。

与有还家乐,终无却老方。

莫须忧潦倒,未许细商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