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

九月三十日,雨声如别秋。

无端满阶叶,共白几人头。

点滴侵寒梦,萧骚著淡愁。

渔歌听不唱,蓑湿棹回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在九月三十日这一天,雨声仿佛在告别秋天。
忽然间,满阶落叶,又有多少人的白发增添了几许。
雨点滴滴答答,穿透寒冷的梦境,带来淡淡的哀愁。
听不到渔歌的欢唱,因为蓑衣已湿,只能撑着湿漉漉的船桨回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雨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了自己对孤独和寂寞情感的体验。

“九月三十日,雨声如别秋。”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季节与氛围,九月末,秋意浓厚,而夜里的雨声,更显得凄清,是一种离别之秋的感觉。

“无端满阶叶,共白几人头。” 雨水滋润,使阶前叶子饱和而下,像白发一样覆盖着周围,这是对孤寂情绪的一种隐喻,也反映了诗人的心境。

“点滴侵寒梦,萧骚著淡愁。” 雨声渗透至睡梦之中,使得梦境也带上了冷清与忧郁,这些都是内心感受的投影。

“渔歌听不唱,蓑湿棹回舟。” 渔民的歌谣在雨夜里显得格外哀伤,但诗人却没有唱出声来,而是将自己蜷缩于湿漉的蓑衣中,在小舟上缓缓划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雨夜中的孤独与哀愁,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492)

杜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字:牧之
  • 号:樊川居士
  •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公元803-约852年

相关古诗词

奉和仆射相公春泽稍愆圣君轸虑嘉雪忽降品汇昭苏即事书成四韵

飘来鸡树凤池边,渐压琼枝冻碧涟。

银阙双高银汉里,玉山横列玉墀前。

昭阳殿下风回急,承露盘中月彩圆。

上相抽毫歌帝德,一篇风雅美丰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奉和白相公圣德和平致兹休运岁终功就合咏盛明呈上三相公长句四韵

行看腊破好年光,万寿南山对未央。

黠戛可汗修职贡,文思天子复河湟。

应须日驭西巡狩,不假星弧北射狼。

吉甫裁诗歌盛业,一篇江汉美宣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河湟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经古行宫

台阁参差倚太阳,年年花发满山香。

重门勘锁青春晚,深殿垂帘白日长。

草色芊绵侵御路,泉声呜咽绕宫墙。

先皇一去无回驾,红粉云环空断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