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朱诚泳的《读史外纪(其一)》,它以哲学和宇宙观为背景,探讨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太极、两仪、四象以及三才等概念。首句“太极本无极”体现了道家思想中对宇宙初始状态的理解,认为太极是超越一切界限的至高无极的存在。接下来,“乃在天地先”强调了太极作为宇宙生成的根源,存在于天地形成之前。
“两仪生四象”引用了《易经》中的概念,两仪指阴与阳,象征对立统一,四象则衍生出春夏秋冬四季或八卦中的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象征万物的变化。诗人通过这些哲学意象,展现了宇宙秩序的生成过程。
“混茫一以辟”描绘了混沌初开,天地分离的情景,而“浑敦御其间”则暗示着浑沌之气在其中运作,推动着万物的生长。最后,“明达二五粤,三才方肇宣”进一步阐述了阴阳五行(二五)与天地人(三才)之间的关系,表明了宇宙法则在历史和社会中的展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精炼的语言,寓哲理于自然景象之中,展现出诗人对古代哲学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