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支大纶所作的《九日游柳州亭二首(其一)》。诗中通过对伍子胥英魂的追思与探寻,以及对历史人物伍子胥忠诚与复仇情感的描绘,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首句“伍相英魂何处寻”,以疑问的形式引出主题,表达了对伍子胥英魂的追寻,暗示了伍子胥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人们对他的怀念。接着,“伍塘堤畔柳阴阴”一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仿佛伍子胥的灵魂就在这柳阴之中徘徊。
“渔舟未解西江剑,一饭空投下濑金”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伍子胥的忠诚与复仇之心比作未解的西江剑和空投的下濑金,形象地表现了伍子胥内心的矛盾与坚定。同时,这两句也蕴含着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颂扬。
“都鄀故留忠楚计,无疆终殒报吴心”进一步揭示了伍子胥的忠诚与复仇之志,他为了楚国的安危,不惜一切代价,最终却因吴国的无尽侵略而牺牲。这两句不仅表达了对伍子胥忠诚与牺牲精神的赞美,也反映了对历史悲剧的深刻反思。
最后,“英雄几掬恩雠泪,夜夜风涛自古今”以英雄的泪水和永恒的风涛作为结语,既是对伍子胥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共同情感的共鸣。这句话强调了英雄人物的情感深度和历史的永恒性,使得整首诗在悲壮与深沉之间达到了完美的融合。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伍子胥这一历史人物的深情追忆,展现了对忠诚、牺牲与历史悲剧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传达了对英雄人物的崇高敬意和对历史永恒性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