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杂诗三首(其三)

世人重结交,纷纭骋路衢。

贵者日以近,贱者日以疏。

嗟哉漂母心,乃与世人殊。

壮士困风尘,谁为识雄图。

况乃饥寒色,一饭立相呼。

一饭何足言,感此心区区。

千金以相赠,华名照四隅。

何世无英雄,按剑疑投珠。

瞻彼垂纶者,泪下连衣裾。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社会中人情冷暖,以及对真正友谊的赞美。诗人通过对比“世人”与“漂母”的行为,凸显了后者对壮士的无私帮助和深厚情感,反衬出前者的势利与冷漠。诗中提到的“壮士”,可能指的是处于困境中的英雄人物,他们或许因外界环境而难以施展抱负,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漂母”这样的善良个体,以其行动展现了真正的价值和人性的光辉。

“一饭立相呼”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在关键时刻,真正的朋友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给予必要的支持。这种基于纯粹情感而非利益交换的友谊,在现代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诗中还提到了“千金以相赠”,这不仅是物质上的慷慨解囊,更是精神层面的尊重与认可,体现了深厚的人际关系和价值观。

最后,“瞻彼垂纶者,泪下连衣裾”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将关注点转向了那些在困境中坚持自我,不为外界所动的人,他们的坚韧和执着,触动了诗人的心弦,引发了深思。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真善美,以及在复杂社会环境中保持独立人格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772)

宗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 字:子相
  • 号:方城山人
  •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 生卒年:1525~1560

相关古诗词

赠黄户部

主人敬爱客,招我清江湄。

悲风起天末,白鹭羽参差。

方舟扬素波,箫鼓传山陂。

中厨出礼膳,华筵列芳卮。

秦筝奋新声,凄凄一何悲。

歌者歌自苦,知音竟为谁。

欢乐不可常,去去从此辞。

风尘怆中怀,令德以相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赠伊文学

故人亦何在,乃在青山东。

山家何寂寥,高树来天风。

貂裘日以数,龙剑何其雄。

下可制巨鳌,上可断长虹。

风云起一朝,宁复嗟途穷。

去去重相思,寄言双飞鸿。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赠施司封三首(其一)

涉江见芳草,春华被远岑。

薄言采其华,将以贻所钦。

顾念客游子,分符越江浔。

江水东南流,波浪阻且深。

凉飙摧百卉,孤芳孰能任。

置之在怀袖,无令岁寒侵。

日月忽以遒,馨香纷至今。

非君垂末顾,谁能识予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赠施司封三首(其二)

昔君守南服,伊予还旧矶。

沉浮既异势,音告乖以违。

袖中有尺素,迟彼双鸿飞。

双鸿不可见,叹息沾裳衣。

思子忽若渴,望子忽若饥。

岂以负薪累,甘贻伐木讥。

中心谅无他,愿君察其微。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