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午七夕(其一)

生寡糜禄情,不复就羁绁。

曝衣记蚤秋,置酒陶嘉节。

曲无二八舞,味荐水羞洁。

轻纨怯迅飙,明烛欺初月。

林鸟戾且飞,玄蝉凄更咽。

主宾聊晤语,儿女空感别。

耿耿候双星,漏终河汉没。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之夜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古典韵味和深沉的情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七夕之夜的自然景象与人物活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首先,“生寡糜禄情,不复就羁绁。”这两句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远离世俗的名利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接着,“曝衣记蚤秋,置酒陶嘉节。”描述了七夕之夜,人们在秋风微起时晾晒衣物,欢聚一堂,庆祝佳节的情景,体现了节日的欢乐与温馨。

“曲无二八舞,味荐水羞洁。”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宴席上的菜肴虽简朴却充满仪式感,水羞(即清水)作为祭品,象征着纯洁与敬意。接下来,“轻纨怯迅飙,明烛欺初月。”描绘了轻薄的丝绢在疾风中轻轻摇曳,明亮的烛光甚至比初升的月亮还要耀眼,营造了一种既柔和又略显孤寂的场景。

“林鸟戾且飞,玄蝉凄更咽。”通过林间的鸟儿急促地飞翔和鸣叫,以及秋蝉的哀鸣,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哀愁。最后,“主宾聊晤语,儿女空感别。”主客间虽有交谈,但更多的是对离别的感慨,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深刻与复杂。

“耿耿候双星,漏终河汉没。”结尾处,诗人凝望夜空中闪烁的牛郎织女星,时间流逝,银河隐没,表达了对爱情与相聚的渴望与无奈,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七夕之夜自然景象与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间情感的深刻洞察,具有浓郁的古典美和深邃的情感内涵。

收录诗词(587)

贝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丙午七夕(其二)

芳燕乐清夜,浩歌悲暮年。

故国山河迥,殊方斥堠连。

友于成契阔,宾客暂周旋。

念旷情易洽,怀归思更绵。

列星稀未出,金波澹始弦。

落烬秉残蜡,繁吹起终筵。

后会复经岁,举爵共无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读书堆

泊舟亭林湖,突兀空王宫。

当时读书处,鸟雀呼秋风。

前瞻两金山,抃舞波涛中。

眷兹一篑力,克配千仞崇。

恐有文字藏,中夜飞白虹。

荒哉梦中语,且复诳儿童。

我亦有书癖,五经老未通。

草堂可遂结,当作两希冯。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登积庆寺阁

层楼何巍哉,金碧中突兀。

俯见百里外,山断平野阔。

青天倾东南,伯气忽已灭。

忆作皇庆初,六合既同辙。

眷兹葭菼中,鬼二成观阙。

我来属丧乱,彷佛大业末。

奔窜虽云苦,登眺亦颇悦。

居庸不可见,太华才一发。

故乡今何如,路险复霜雪。

苍苍白日晚,目送归鸟没。

形式: 古风

名都篇

赵魏天下枢,相从多贵游。

起家至千石,结客倾五侯。

光辉喧戚里,意气动神州。

蹋鞠东城罢,张筵西第留。

倒海为我饮,兼山为我羞。

妙舞呈楚艳,清歌列齐优。

共称齐三寿,惟愿乐千秋。

福盈知所戒,宠极惧生尤。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