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郡姑苏北归渡杨子津(其二)

故国荒台在,前临震泽波。

绮罗随世尽,麋鹿古时多。

筑用金锤力,摧因石鼠窠。

昔年雕辇路,唯有采樵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古老的国家废墟依然存在,前方是太湖的波涛汹涌。
华丽的衣物随着时代消逝,古时的麋鹿却常见。
宫殿的建设曾耗尽黄金之力,如今却被石鼠的巢穴所摧毁。
昔日皇家车队的道路,如今只剩下樵夫的歌声。

注释

故国:过去的国家。
荒台:废弃的台阁。
震泽:古代对太湖的称呼。
波:波浪。
绮罗:华丽的丝织品。
尽:消失。
麋鹿:一种大型哺乳动物,古人常以其象征隐逸或祥瑞。
古时:古代。
筑:建造。
金锤:用金子装饰的锤子,象征贵重。
力:力量。
摧:摧毁。
石鼠:指老鼠或其他啮齿动物。
窠:巢穴。
昔年:过去。
雕辇:雕刻装饰的车驾,代指皇家出行。
路:道路。
采樵歌:砍柴人的歌谣。

鉴赏

诗人以沉郁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荒凉古台之景。"故国荒台在,前临震泽波",表达了对过往繁华已逝、现今仅剩荒凉遗迹的无尽感慨。"绮罗随世尽,麋鹿古时多"一句,则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凸显出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

"筑用金锤力,摧因石鼠窠"这两句诗,展示了古台的宏伟与坚固,同时也透露出岁月的侵蚀和自然力的无情。"昔年雕辇路,唯有采樵歌"则让人感受到往日车马喧嚣、繁华盛世已成过眼云烟,现在只剩下偶尔传来的樵夫之声,营造出一幅历历在目、哀伤苍凉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故国古台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逝去时光和历史变迁的深切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无常的沉思。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读张曲江集作

圣言贵忠恕,至道重观身。

法在何所恨,色相斯为仁。

良时难久恃,阴谪岂无因。

寂寞韶阳庙,魂归不见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途中早发

中庭望启明,促促事晨征。

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

水流白烟起,日上彩霞生。

隐士应高枕,无人问姓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途次大梁雪中奉天平令狐相公书问兼示新什因思曩岁从此拜辞形于短篇以申仰谢

远守宦情薄,故人书信来。

共曾花下别,今独雪中回。

纸尾得新什,眉头还暂开。

此时同雁鹜,池上一徘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途次华州陪钱大夫登城北楼春望因睹李崔令狐三相国唱和之什翰林旧侣继踵华城山水清高鸾凤翔集皆忝宿眷遂题此诗

城楼四望出风尘,见尽关西渭北春。

百二山河雄上国,一双旌旆委名臣。

壁中今日题诗处,天上同时草诏人。

莫怪老郎呈滥吹,宦途虽别旧情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