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谒金门·落花》是清代词人沈榛所作,通过对落花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风正陡”,开篇即以“陡”字描绘出风力之猛,为整首词营造了凄凉的氛围。“枝上乍惊消瘦”,写出了花朵在强风中的脆弱与凋零,仿佛在瞬间失去了生机。“寂寂青条空独秀”,青绿的枝条在一片寂静中独自绽放,却无法掩盖周围环境的萧瑟与冷清。“东君还顾否”,东君,古代神话中的春天之神,此处借指春天,表达对春天是否眷顾此景的疑问,暗含对春天即将离去的不舍。“无奈莺啼长昼”,黄莺的啼鸣在漫长的白日里显得格外无力,似乎在诉说着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苦自将春拖逗”,花朵努力地留住春天,却只能徒劳地拖延时间,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片片随风零落后”,花瓣随着风飘散,最终零落成泥,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芳魂归碧甃”,芳魂,指花的灵魂;碧甃,指青石砌成的井壁,这里比喻花朵化为尘土,归于自然,结束其生命旅程。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落花的凄美景象,表达了词人对生命短暂、美好易逝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无奈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