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述怀》由清代诗人刘绎所作,情感深沉,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厚敬爱和对仕途的复杂思考。
首句“蓬荜来鹤书,畴咨奉明诏”描绘了诗人接到朝廷诏令的情景,如同鹤书般珍贵,体现了对诏令的敬畏与奉行。接着“宠至乍成惊,亟向慈闱告”两句,写出了诗人得知恩宠时的惊喜与急切告知母亲的心情,表现了对家庭的重视与孝顺。
“循环诵诏书,反复听母教”则展现了诗人对诏令的认真研读与对母亲教诲的深切聆听,体现了其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母亲智慧的尊重。接下来的几句“尔本寒陋儒,科名忝清要。七年涉宦途,十载淹归棹”回顾了诗人的仕途经历,既有对过往成就的自豪,也有对长时间离家的感慨。
“虽遂乌鸟私,曾乏涓埃报”表达了诗人虽然实现了个人理想,但对家庭的付出却微不足道,流露出深深的内疚与反思。随后“遭逢当盛明,及时勉自效”则表明了诗人面对盛世,决心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化日方舒长,毋以我为耄”鼓励自己珍惜时光,不要因年岁增长而懈怠。接下来的几句“再三绎母言,寸心百萦绕”强调了对母亲话语的深刻思考与内心深处的纠结。
“平生澹利荣,读史鄙温峤”表明了诗人淡泊名利的态度,对历史人物温峤的不屑,体现了其独特的人生观。最后“小草与山泉,时时自计较”表达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琐事的自我反思与审视。
“顾惟先朝恩,生成感覆焘”是对先帝恩赐的感激,以及对生命的感恩之情。“春晖驻陔南,天若有私照”则运用比喻,表达了对母爱的赞美,仿佛阳光温暖地照耀在祖孙之间。
“圣人本人情,教忠即教孝”总结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强调忠孝并重。“苟以委屈陈,未必严命召”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的谨慎态度。
“清夜独自思,忍为虚声盗”是诗人深夜独处时的自我反省,不愿虚度光阴,避免成为徒有虚名的人。“昔人不就征,几辈成高操”引用古人不从政的例子,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向往。
“荐剡愧廷臣,艰难惩进躁”表明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像廷臣那样积极进取的惭愧,以及从中吸取的教训。“进退两踌躇,措词惧颠倒”反映了诗人面对选择时的犹豫与谨慎。
“转廑堂北忧,非虑终南诮”则是诗人对家庭和未来的忧虑,担心给家人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母亲的深情厚意,也有对仕途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