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作

傍人应总笑为生,病体朝朝踏雨行。

红饭白菹妻具饷,青秧绿水自催耕。

止知索寞箪瓢计,岂论喧哗内素名。

胜事山风吹木石,暂如韶夏管弦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旁人想必会嘲笑我为生计奔波,病弱之躯天天冒雨前行。
妻子准备了红米饭和腌菜作为午餐,青绿稻田在清水中自我催促着耕种。
只知满足于粗茶淡饭的生活,哪管他人是否谈论我的清高名声。
美好的景色让山风轻拂树木石头,仿佛短暂地奏响了盛夏的乐章。

注释

傍人:周围的人。
笑:嘲笑。
为生:为了谋生。
病体:病弱的身体。
朝朝:每天早上。
踏雨行:冒雨行走。
红饭:红米饭。
白菹:腌菜。
妻具饷:妻子准备的食物。
青秧绿水:青绿的稻田。
自催耕:自我催促耕种。
索寞:简单朴素。
箪瓢计:粗茶淡饭的生活。
岂论:哪里顾及。
内素名:内在的清高名声。
胜事:美景。
山风:山间的风。
木石:树木和石头。
韶夏:盛夏。
管弦声:音乐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巩的《田中作》,描绘了农夫艰辛而宁静的田园生活。首句“傍人应总笑为生”,暗示了农夫艰辛劳作可能不被旁人理解,但诗人并未因此沮丧,而是坚韧地“病体朝朝踏雨行”。妻子的体贴体现在为他准备“红饭白菹”,田间的青秧绿浪则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诗人自我激励“自催耕”。

“止知索寞箪瓢计”表达了诗人甘于清贫,只求温饱的生活态度,而“岂论喧哗内素名”则表明他不追求外在的名声,更注重内心的宁静。尾联“胜事山风吹木石,暂如韶夏管弦声”,以自然的山风和木石声比喻田园生活的乐趣,即使简单,也如同韶华夏日的音乐般悦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了农耕生活的朴素之美,以及诗人淡泊名利、乐在其中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457)

曾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 字:子固
  •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57

相关古诗词

石门

细草疏云一径凉,纵吟閒望兴何长。

僧关入竹行随意,野茹持钱得满筐。

江腹远吞千壑翠,峡门高控两崖苍。

乘秋更欲西山雨,一洗郊原晚稻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再赋喜雪

六花飞舞势蹁跹,点缀寒林态更妍。

山险龙蛇盘鸟道,野平江海变畬田。

人狂奔月非关夜,马健乘云别有天。

况值白羊新酒熟,可能相就庆丰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华不注山

虎牙千仞立巉巉,峻拔遥临济水南。

翠岭嫩岚晴可掇,金舆陈迹久谁探。

高标特起青云近,壮士三周战气酣。

丑父遗忠无处问,空馀一掬野泉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孙少述示近诗兼仰高致

大句闳篇久擅场,一函初得胜琳琅。

少陵雅健材孤出,彭泽清闲兴最长。

世外麒麟谁可系?云中鸿雁本高翔。

白头多病襄阳守,展卷临风欲自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