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七日冯素生偕诸同社过访山斋

只剩春光十日奢,空斋兀兀忆天涯。

几回约醉扶头酒,犹及同看婪尾花。

小品试挑来燕笋,隔年还煮伏龙茶。

四方谁唱升平乐,我辈如何报物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处空斋,回忆远方的情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远方亲朋的思念之情。首句“只剩春光十日奢”点明了时间的紧迫与春光的珍贵,暗示着春天即将逝去。接着,“空斋兀兀忆天涯”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的深深怀念。

“几回约醉扶头酒,犹及同看婪尾花”两句,通过回忆与朋友共饮美酒、观赏花朵的美好时光,展现了友情的温馨与生活的乐趣。这里的“扶头酒”指的是酒力较强,容易让人微醺的酒,而“婪尾花”则可能是指一种在春季末期开放的花朵,象征着季节的交替与生命的轮回。

“小品试挑来燕笋,隔年还煮伏龙茶”两句,转而描写了一种生活情趣,通过品尝新鲜的燕笋和隔年煮制的伏龙茶,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燕笋是春季的时令食材,伏龙茶则是经过一年陈放后更加醇厚的茶叶,这两者都蕴含着时间的味道和自然的馈赠。

最后,“四方谁唱升平乐,我辈如何报物华”两句,表达了对国家繁荣与自然美景的感慨,同时也提出了如何以实际行动回报大自然的问题。这里“四方谁唱升平乐”意味着在广阔的世界中,有多少人能歌颂和平与繁荣,而“我辈如何报物华”则是在思考个人如何以自己的方式,对这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社会和谐与个人责任的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1)

顾胤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神庙寔录告成恭纪(其一)

绵绵凤历过先朝,寿域应同化日遥。

棋局渐翻洛蜀谱,海王不问渭泾淆。

九华帐里耽恭默,万玉班中点寂寥。

仁厚颇兼黄老治,掞天无笔绘神尧。

形式: 七言律诗

神庙寔录告成恭纪(其二)

缅怀祖德岂难跻,八柄河魁手自持。

凤诏未闻传墨敕,貂珰只许贡朱提。

兵符细柳将军令,国计元和宰相稽。

蝉鬓秀才垂紫袖,批红不改旧标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春日入左掖门遇雪同倪武双姚现闻陈弘景分赋

紫禁春浓晓晕开,琼丝摇曳碧天来。

初疑佩玉迷仙仗,渐似临风乱早梅。

上苑莺寒惊雨涩,平沙雁冷忆霜回。

只今共拟相如赋,寂莫金门满绣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重游西山

两度青山已四年,重来非复旧山泉。

崩崖树老俱成石,绝顶峰高更有天。

钟磬不闻僧腊古,烟霞只觉鸟声便。

何须异日完婚嫁,早向松巢觅午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