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西山

两度青山已四年,重来非复旧山泉。

崩崖树老俱成石,绝顶峰高更有天。

钟磬不闻僧腊古,烟霞只觉鸟声便。

何须异日完婚嫁,早向松巢觅午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侯恪的《重游西山》,描绘了诗人再次探访西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深沉的哲思。

首联“两度青山已四年,重来非复旧山泉”,开篇即点明了时间跨度与地点变迁,两次造访之间相隔四年,山色依旧,但山泉似乎已非往昔,暗含着物是人非的感慨。

颔联“崩崖树老俱成石,绝顶峰高更有天”,进一步描绘了西山的壮丽景色。山崖崩塌,树木老去,最终化为岩石,展现出大自然的沧桑变化;而山顶之巅,更是直插云霄,仿佛与天相接,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颈联“钟磬不闻僧腊古,烟霞只觉鸟声便”,转而描写山中静谧的氛围。钟磬之声不再,古老的僧侣生活似乎也已远去,只有烟霞缭绕,鸟鸣声声,透露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之美。

尾联“何须异日完婚嫁,早向松巢觅午眠”,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觉得无需等到未来的某一天再去完成世俗的婚姻家庭事务,现在就可以在松树的巢穴中寻求午后的安眠,享受自然带来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5)

侯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闻雁

秋风秋雨雁纷纷,无那羁愁入夜闻。

不似寒砧声历乱,如将落叶影纷纭。

盘江路险书难寄,雪苑人归梦易分。

老我燕山频见讯,恨无羽翼可同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题画

尽日看山兴不孤,春风吹雨洒平芜。

林间莺湿翻花见,石上苔明杂锦铺。

策马人经千嶂夕,听泉声与片云俱。

何年卜筑来居此,拥膝横琴入画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江行宿浅滩

千里江流此一湾,暮潮落尽柁师閒。

翛翛苍荻鸣疏雨,隐隐玄云列远山。

波静自知凭岸稳,官慵肯厌客途艰。

朝来晏起迎新旭,秋月秋风兴不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送刘太史使朝鲜

汉殿遥赍诏一函,香炉特许换朝衫。

天边筑馆迎龙节,海上吹铙遁鲎帆。

问俗朱蒙时已改,探奇旸谷日应衔。

归来撰得殊方志,天外河流海外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