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曾钢

二十读书通大义,三十结交江海士。

不学寰中一竖儒,宁为世上奇男子。

同游冠盖多如云,佩章绾绶何纷纷。

东序诗书崇四术,汝南节义宗三君。

问君拂衣何太早,知君有亲今已老。

乡梦不离青浦云,归心只在方山道。

城南柳花吹客衣,车骖祖饯生光辉。

共倾浊酒江上别,独携明月山中归。

归来乡井宛如昨,耕石饮泉贫亦乐。

闭户从教水鸟啼,垂帷不省山花落。

达节非关学隐沦,至人舒卷道为邻。

君看古来霄汉上,多是寻常畎亩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林鸿所作,名为《赠曾钢》。诗中以慷慨激昂的语调,赞美了友人曾钢的高洁品质与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

首句“二十读书通大义”,描绘了曾钢年轻时勤奋好学,通过广泛阅读,深刻理解了人生的大道理。接着,“三十结交江海士”则展现了他年届而立之时,广交天下贤士,志同道合的朋友遍布各地的情景。这两句通过时间的推移,展现了曾钢从求学至交友的成长过程。

“不学寰中一竖儒,宁为世上奇男子”一句,表达了对传统儒家学说的反思,强调了个性与独立精神的重要性,宁愿成为与众不同的杰出人物,也不愿成为墨守成规的书呆子。这种思想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

接下来的几句“同游冠盖多如云,佩章绾绶何纷纷”,描绘了曾钢与众多显赫人物交往的场景,但诗人并未因此而迷失自我,反而更加凸显了他追求真我、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

“东序诗书崇四术,汝南节义宗三君”两句,进一步赞扬了曾钢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和对道德节义的坚守,将他比作古代推崇诗书、崇尚节义的先贤。

“问君拂衣何太早,知君有亲今已老”则表达了对曾钢早年离家出走的不解与关切,同时也体现了对友情与家庭责任的重视。

“乡梦不离青浦云,归心只在方山道”两句,描绘了曾钢虽身处远方,但心中始终牵挂着家乡与亲人,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家庭的深厚情感。

“城南柳花吹客衣,车骖祖饯生光辉”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柳花飘落,为离别增添了几分凄美,而亲友的送行则让这一时刻充满了温暖与光辉。

“共倾浊酒江上别,独携明月山中归”则展示了离别后的景象,诗人与友人在江边饮酒话别,而曾钢则独自携着明月,踏上归途,象征着友情的深厚与离别的无奈。

最后,“归来乡井宛如昨,耕石饮泉贫亦乐”表现了曾钢回归故里后的生活状态,即使生活清贫,但他依然感到满足与快乐,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淡泊与对自然的热爱。

“闭户从教水鸟啼,垂帷不省山花落”则进一步描绘了曾钢隐居生活的情景,他选择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着宁静与自由。

“达节非关学隐沦,至人舒卷道为邻”表达了对曾钢人格的赞美,认为他的行为并非出于逃避世俗,而是出于对道的追求与实践,与至人相契。

“君看古来霄汉上,多是寻常畎亩人”则以历史为证,指出那些在天空中闪耀的人物,往往来自平凡的田间地头,强调了平凡之中孕育伟大,朴素之中蕴含深邃的道理。

整首诗通过对曾钢个人经历与性格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以及对友情、家庭、自然与道的深刻理解与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554)

林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张子纮画梅歌

人间百卉竞春晔,独有梅花穷晚节。

严冬雪霰白皑皑,此花凌寒今始开。

繁英澹蕊乍疏密,群仙佩玉纷瑶台。

最怜横月出修竹,不分随风委绿苔。

三星处士乘槎客,毫素天机写生色。

兴来挥洒与时人,贵宦持钱求不得。

千枝万朵宫苑腴,枯梢冷萼山泽癯。

风流閒雅韵自别,照水横厓体总殊。

妙墨移来茅屋里,半幅溪藤露春意。

入户幽禽讶影斜,开门野衲疑香至。

古来画者亦纷纷,今日闽南独数君。

不用雪窗花满树,对兹亦可玩羲坟。

形式: 古风

怀李郁

李君本是清狂者,十载畋渔向原野。

梅生岂厌官位卑,闵子由来宦清寡。

自言濩落可终身,谁知尺组能縻人。

朋游失路各分散,妻孥寄食家仍贫。

荒凉廨宇炎江表,椎髻山氓语如鸟。

地隔三苗洞穴多,天连五岭人烟少。

三年无书增我忧,忆君翻令怀旧游。

开元寺里猿鸟暮,洞天岩前木叶秋。

襟期相遇每如此,魂梦悠悠共千里。

白发关山自月明,青山茅屋空流水。

八月江南鸿雁飞,天边谁寄早秋诗。

不如饮酒且安命,振翼云霄尚未迟。

形式: 古风

春夜玄默处士燕集得满字

三月六日天微和,博士水亭乘醉过。

主人解衣即沽酒,外史扣壶能啸歌。

歌残夜久星移换,新月苍苍捲罗幔。

万事空嗟白发新,一壶共对清尊满。

子有园林东海浔,十载校书甘陆沈。

平生独抱饮水节,有时或赋还山吟。

高斋宴坐探玄默,时辈狂驰交不得。

自分绨袍比草青,直将富贵轻云白。

予本南宫淡荡人,与君交谊最相亲。

相逢且尽杯中物,遥忆风流席上珍。

形式: 古风

为广上人赋归云山房

道山老禅七十馀,闭门不出祇园居。

心将明月同清净,迹比閒云能卷舒。

萧散浮云閒更閒,因风也或到人间。

晴教海上千峰出,暝与天边一鹤还。

归云寂寂山房暝,明月苍苍僧入定。

禅心无着云无踪,一尘不染诸缘空。

山中有僧人不闻,世上流俗徒纷纷。

愿为松下小童子,閒与高僧扫白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