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玄默处士燕集得满字

三月六日天微和,博士水亭乘醉过。

主人解衣即沽酒,外史扣壶能啸歌。

歌残夜久星移换,新月苍苍捲罗幔。

万事空嗟白发新,一壶共对清尊满。

子有园林东海浔,十载校书甘陆沈。

平生独抱饮水节,有时或赋还山吟。

高斋宴坐探玄默,时辈狂驰交不得。

自分绨袍比草青,直将富贵轻云白。

予本南宫淡荡人,与君交谊最相亲。

相逢且尽杯中物,遥忆风流席上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林鸿的《春夜玄默处士燕集得满字》描绘了一场春夜宴集的场景,充满了文人雅士的风流韵事。

首句“三月六日天微和”,点明了时间与天气,春意盎然,为宴会营造了宜人的氛围。接着,“博士水亭乘醉过”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宴会的地点与主人公的状态,博士在微醺中漫步至水亭,预示着一场畅饮的开始。

“主人解衣即沽酒,外史扣壶能啸歌”展现了宴会的热烈与自由。主人热情地招待客人,外史则以饮酒吟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体现了文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与艺术交流的氛围。

“歌残夜久星移换,新月苍苍捲罗幔”描绘了宴会持续到深夜,月亮升起又落下,时间的流逝并未减损聚会的热情。新月的出现,既是对时间流转的自然描绘,也象征着宴会的继续与美好。

“万事空嗟白发新,一壶共对清尊满”表达了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但同时也强调了在当前相聚的快乐与满足。一壶酒,满尊情,是文人之间深厚友谊的象征。

“子有园林东海浔,十载校书甘陆沈”提到宴会中的某位宾客拥有东海边的园林,十年来专心于书籍的校订工作,表现了文人对于学问的执着追求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平生独抱饮水节,有时或赋还山吟”则进一步展示了文人简朴的生活态度与对自然山水的热爱,通过“饮水节”这一典故,表达了对清贫生活的接受与享受。

“高斋宴坐探玄默,时辈狂驰交不得”描绘了宴会中的高雅氛围,与外界的喧嚣形成对比,强调了文人之间的精神交流与心灵契合。

“自分绨袍比草青,直将富贵轻云白”表达了对物质财富的淡泊态度,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平静与精神的富足。

最后,“予本南宫淡荡人,与君交谊最相亲”表明了诗人与宴会主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自己作为文人对这种友谊的珍视。

“相逢且尽杯中物,遥忆风流席上珍”则是对宴会结束后的怀念,希望未来还能再次相聚,共享美好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春夜宴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之间的友情、艺术追求与生活态度,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收录诗词(554)

林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为广上人赋归云山房

道山老禅七十馀,闭门不出祇园居。

心将明月同清净,迹比閒云能卷舒。

萧散浮云閒更閒,因风也或到人间。

晴教海上千峰出,暝与天边一鹤还。

归云寂寂山房暝,明月苍苍僧入定。

禅心无着云无踪,一尘不染诸缘空。

山中有僧人不闻,世上流俗徒纷纷。

愿为松下小童子,閒与高僧扫白云。

形式: 古风

送林汝学之雷州省伯

四月闽南梅雨凉,荔枝花开满树香。

青门酌酒送行客,极浦扬帆辞故乡。

君家从父从戎久,海外书回惊白首。

离筵正值落花初,客路仍逢归雁后。

知君所重在连枝,触热投荒应不辞。

少年意气有如此,世上悠悠那得知。

雷阳咫尺沧溟近,戍卒相逢问乡信。

蛟室风来白浪腥,龙渊日落青天尽。

嗟予有侄亦离居,万里炎荒久荷殳。

天涯亭上应相见,为报平安尺素书。

形式: 古风

送王孝廉之京

神如玉壶初荐冰,气如太阿新发硎。

羡君早年即登第,许君壮节终成名。

十年濩落栖衡宇,敛翅回翔待高翥。

知己文章举孝廉,治安有策干明主。

以兹掷笔翻然起,祖道车骖若流水。

客路遥侵朔雁前,乡情却望江天里。

客路乡情两地分,征帆落叶共纷纷。

君登要路天门去,我向秋山卧白云。

形式: 古风

赋得芭蕉雨

野人独宿祇树林,大千飞雨秋阴阴。

悬灯照影不成寐,飒飒萧萧窗外音。

初焉汹涌海涛急,又若飞泉泻苍壁。

云山夜静木客吟,水乡秋冷鲛人泣。

宫非宫,霜天气肃鸣丰钟。

商非商,秋风落叶随飞扬。

角非角,簌簌江城古梅落。

徵音羽音是耶非,嘈嘈切切鸣天机。

碎若珠玑落寒玉,清如素指调金徽。

蹇予平素耽禅说,欲悟音闻犹未彻。

由来大听本希声,不信雷轰平地裂。

今夕微吟挂月楼,明朝骑马粤王州。

声残响绝无所见,惟见芭蕉一叶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