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府初试澄心如水

丹心何所喻,唯水并清虚。

莫测千寻底,难知一勺初。

内明非有物,上善本无鱼。

澹泊随高下,波澜逐卷舒。

养蒙方浩浩,出险每徐徐。

若灌情田里,常流尽不如。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翻译

忠诚之心如何表达,唯有用水来相比其清澈空灵。
深渊之底难以测量,一勺之水的起源也难以探知。
内心的明智并非因外物而有,至善之地本就不存鱼儿。
淡泊的心境随高低而变化,波澜则随着舒卷起伏。
培养蒙昧需要广大的胸怀,面对危险总是从容不迫。
若能灌溉情感的田地,那恒久的流淌更是无法替代。

注释

丹心:比喻忠贞不渝的心。
清虚:清澈而虚空,形容纯洁无暇。
千寻:极言深度,古代八尺为一寻。
一勺初:一勺水的初始,比喻微小的开端。
内明:内心的明智。
上善:至善,最高的美德。
无鱼:这里指没有世俗的纷扰。
澹泊:淡泊名利,心境恬静。
养蒙:培养启蒙,教育引导。
浩浩:广大无边的样子。
出险:脱离险境。
徐徐:缓慢,从容不迫。
情田:比喻情感或心灵的领域。
尽不如:远远比不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心境澄清的生活状态。"丹心何所喻,唯水并清虚"表达了诗人内心之纯洁和澄明,如同清澈的水一般难以捉摸。"莫测千寻底,难知一勺初"则是说这种境界深不可测,就像无法知道水流的源头一样。

"内明非有物,上善本无鱼"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光明和高洁,这种光明不是由外物所带来的,而是一种本有的纯净。而"澹泊随高下,波澜逐卷舒"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顺其自然,不为外界干扰的心境。

"养蒙方浩浩,出险每徐徐"表达了诗人在养育心灵方面的宽广胸怀和谨慎小心。最后两句"若灌情田里,常流尽不如"则是说即便是对亲近之人的关爱,也不愿意像水一样不断地流失,更希望保持一种恒久不变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水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和珍视,以及对于外界变化的超然态度。

收录诗词(37)

卢肇(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状元,先后在歙州、宣州、池州、吉州做过刺史。所到之处颇有文名,官誉亦佳,又因他作为唐相李德裕的得意门生,入仕后并未介入当时的“牛李党争”,故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 籍贯:江西宜春文标乡(现属分宜)
  • 生卒年:818(戊戌年

相关古诗词

题甘露寺

北固岩端寺,佳名自上台。

地从京口断,山到海门回。

曙色烟中灭,潮声日下来。

一隅通雉堞,千仞耸楼台。

林暗疑降虎,江空想度杯。

福庭增气象,仙磬落昭回。

觉路花非染,流年景谩催。

隋宫凋绿草,晋室散黄埃。

西蜀波湍尽,东溟日月开。

如登最高处,应得见蓬莱。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汉堤诗

阴沴奸阳,来暴于襄。洎入大郛,波端若铓。

触厚摧高,不知其防。骇溃颠委,万室皆毁。

灶登蛟鼍,堂集鳣鲔。惟恩若雠,母不能子。

洪溃既涸,闬闳其虚。以隳我堵,以剥我庐。

酸伤顾望,若践丘墟。帝曰念嗟,朕日南顾。

流灾降慝,天曷台怒。滔滔襄郊,捽我婴孺。

于惟馀氓,饥伤喘呼。斯为淫痍,孰往膏傅。

惟汝元寮,佥举明哲。我公用谐,苴茅杖节。

来视襄人,喔咻提挈。不日不月,咍乎抃悦。

乃泳故堤,陷于沙泥。缺落坳圯,由东讫西。

公曰呜呼,汉之有堤。

实命襄人,不力乃力,则及乃身。

具锸与畚,汉堤其新。帝廪有粟,帝府有缗。

尔成尔堤,必锡尔勤。襄人怡怡,听命襄浒。

背襄肩杵,奔走蹈舞。分之卒伍,令以麾鼓。

寻尺既度,日月可数。登登嶪嶪,周旋上下。

披岘斲楚,飞石挽土。举筑殷雷,骇汗霏雨。

疲癃鳏独,奋有筋膂。呀吁来助,提筐负筥。

不劳其劳,杂沓笑语。咸曰卢公,来赐我生。

斯堤既成,蜿蜿而平。确尔山固,屹如云横。

汉流虽狂,坚不可蚀。代千年亿,与天无极。

惟公之堤,昔在人心。既筑既城,横之于南。

萌渚不峻,此门不深。今复在兹,于汉之阴。

斯堤已崇,兹民获祐。齯童相庆,室以完富。

贻于襄人,愿保厥寿。繄公之功,赫焉如昼。

捍此巨灾,崒若京阜。天子赐之,百姓载之。

族孙作诗,昭示厥后。

形式: 四言诗

杨柳枝

青鸟泉边草木春,黄云塞上是征人。

归来若得长条赠,不惮风霜与苦辛。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送李群玉

君梦涔阳月,中秋忆棹歌。

铅黄辞秘府,诗酒寄沧波。

妙吹应谐凤,工书定得鹅。

□□□□□,□□□□□。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