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

乔柯与长谷,秀色故未浼。

秋风来吹之,声如振江海。

怒号无晨夕,唱和若有待。翏翏遍坳洼,岂独缘?嵬。

百川亦相投,取闹不知悔。

竹篱更謞然,吕律焉足采。

蜩螀岂知微,切切如怨憝。

惟人亦吟哦,沸若烹鼎鼐。

八荒同一鸣,静里安得在?

独有虚室翁,恬然故无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秋声》,通过对秋风吹过乔木和长谷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特有的景象。诗人以"秀色故未浼"赞美了自然景色的清秀,然后通过"声如振江海"形容秋风的浩大声势,犹如江海波涛。"怒号无晨夕,唱和若有待"进一步刻画风声的连绵不断,仿佛在等待着回应。

诗人接着写到风声在各种地形中回荡,不仅在高处,也在低洼处,"遍坳洼"形象生动。他以"百川亦相投,取闹不知悔"比喻风声的汇聚,即使带来些许喧闹,也无所畏惧。竹篱的轻响与风声形成对比,"謞然"一词增添了动态感,而"吕律焉足采"则暗示风声超越了音乐的韵律。

蝉鸣与蛩音在风中显得微不足道,"切切如怨憝"描绘出它们的哀怨之声。然而,人的吟哦声却如同沸水烹煮,与风声交织成一片喧嚣。诗人感叹"八荒同一鸣,静里安得在",表达了在这样的大合唱中,寻求宁静变得困难。

最后,诗人以"独有虚室翁,恬然故无改"收束,点出只有内心宁静的人才能不受外界影响,保持内心的平静。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秋声的壮美与深沉,以及诗人对超脱世俗喧嚣的向往。

收录诗词(457)

曾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 字:子固
  •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57

相关古诗词

秋怀

天地四时谁主张,纵使群阴入风日。

日光在天已苍凉,风气吹人更憀慄。

树木惨惨颜色衰,燕雀啾啾群侣失。

我有愁轮行我肠,颠倒回环不能律。

我本孜孜学《诗》、《书》,《诗》、《书》与今岂同术?

智虑过人祇自雠,闻见于时未裨一。

片心皎皎事乖背,众醉冥冥势淩突。

出门榛棘不可行,终岁蒿藜尚谁恤?

远梦频迷忆故人,客被初寒卧沉疾。

将相公侯虽不为,消长穷通岂须诘?

圣贤穰穰力可攀,安能俯心为苟屈?

形式: 古风

秋怀二首(其二)

为州讵非忝,即事亮何成?

幸兹桑麻熟,复尔仓箱盈。

闾里凶党戢,阶除嚚讼清。

日携二三子,饱食中园行。

念非形势迫,免有弹弋惊。

幽闲固可乐,勿慕高远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秋怀二首(其一)

流水寒更澹,虚窗深自明。

褰帷远钟断,拥褐晨香清。

油然素心适,缅彼外物轻。

因时固有应,在理复何营?

隐几公事退,卷书坐南荣。

以兹远尘垢,何异山中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秋夜

秋露随节至,宵零在幽篁。

灏气入我牖,萧然衾簟凉。

念往不能寐,枕书嗟漏长。

平生肺腑友,一诀馀空床。

况有鹊巢德,顾方共糟糠。

偕老遂不可,辅贤真淼茫。

家事成濩落,娇儿亦徬徨。

晤言岂可接,虚貌在中堂。

清泪昏我眼,沉忧回我肠。

诚知百无益,恩义故难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