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寿从子仁卿”为题,由明代诗人林俊所作。诗中描绘了岁月流转,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已过六十年的感慨。诗人通过“子梧稚竹上青烟”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迁。
接着,诗人提到社会各阶层的角色与责任,“服贾食家儒固在,主盟睦族义仍先”,强调了商人、食客和儒家学者各自的社会职责,以及维护家族和谐、社会秩序的重要性。这种对于社会责任的强调,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伦理道德观念。
随后,诗人批判了社会中的不良现象,“车船五鬼无穷送”,暗示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腐败、欺诈等不正之风,如同“五鬼”般无处不在,影响着社会的风气。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并未失去对美好品质的颂扬,“鱼笋千心有孝传”,表达了对孝道的推崇,认为即使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孝顺这一美德依然能够传承下来,给予人们希望与温暖。
最后,诗人将情感寄托于“子姓行中吾独许”,表达了对家族后代的期许,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家族的传统美德。同时,诗人以“勉将情事对皇天”结束,表明自己愿意将自己的情感与行为置于天地之间,接受自然法则的检验,体现了对道德与自然法则的敬畏之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社会现象的反思,更展现了对传统美德的坚守与传承,以及对后人的期许,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