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翰林典籍牛士良使安南之作

五两招摇百尺杠,官舟十月下藤江。

波心犀气寒通剑,石角潮声夜扑窗。

酒荐吴盐浮腊味,歌传楚艳入巴腔。

扬舲我亦蓬莱客,应趁春风画桨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官船在藤江上航行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面的壮丽与夜晚的静谧。首联“五两招摇百尺杠,官舟十月下藤江”中,“五两”指的是古代船上用来测量风向的工具,此处象征着船只在风浪中航行的情景;“百尺杠”则形容船只的长度,展现出船只的庞大。整句描绘出官船在深秋时节,乘风破浪,驶向藤江的画面。

颔联“波心犀气寒通剑,石角潮声夜扑窗”进一步渲染了江面的氛围。波心的水气与剑的寒光相映,石角的潮声在夜晚敲击窗户,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略带神秘的意境。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色彩,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颈联“酒荐吴盐浮腊味,歌传楚艳入巴腔”转而描写船上的生活场景。吴盐是来自江南的优质食盐,腊味则是经过腌制的肉类食品,这些食物在航行途中为船员提供了美味的慰藉。同时,楚艳和巴腔分别代表了楚地和巴地的音乐风格,通过歌声的传递,展现了不同地域文化的交融与交流。

尾联“扬舲我亦蓬莱客,应趁春风画桨双”表达了诗人作为旅人的心境。他自比为前往蓬莱仙境的旅者,期待在春风中划动双桨,寻找心中的理想之地。这一句不仅抒发了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官船航行的壮丽景象以及船上的生活情调,同时也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772)

孙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宋伯祯处士东园

买得长镵斸翠苔,青茄白苋绕篱栽。

园翁作伴还成趣,野老赓诗只漫裁。

蛱蝶蜻蜓随上下,葛巾藜杖久徘徊。

临流学试羲之帖,会有函诗马上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凤凰台

绮翮千年去已遥,古台犹见碧岧峣。

枫林晓雾迷三楚,柳陌春风暗六朝。

狂客昔时挥彩笔,飞仙何处撚琼箫。

惟馀一道巴江水,流向天门作海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再游钟山

空青楼阁□冥间,云是东南第一山。

武帝鸾旗烟草碧,志公龙锡雨花闲。

江光远荡鼋鼍窟,云气常笼虎豹关。

欲驾天风凌绝顶,上方琪树夕阳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寄王主事希文之官漳州

湖海交游似晓星,南宫长史独多情。

清时吏散诗同赋,浊酒朝回日共倾。

金水桥边看浴马,紫薇花上听流莺。

岁华摇落人千里,何处漳州海上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