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凤凰台》由明代诗人孙蕡所作,描绘了凤凰台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沧桑。
首句“绮翮千年去已遥”,以凤凰的翱翔比喻时间的流逝,凤凰展翅高飞,千年之后,踪迹难寻,隐喻着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无情。接着,“古台犹见碧岧峣”描绘出凤凰台虽历经千年,但依然屹立不倒,绿意盎然,展现出一种坚韧的生命力。
“枫林晓雾迷三楚,柳陌春风暗六朝”两句,通过晨雾中的枫林和春风中的柳陌,营造出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同时暗指历史的深远和文化的积淀。“三楚”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六朝”指的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这里用以象征历史的更迭和文化的传承。
“狂客昔时挥彩笔,飞仙何处撚琼箫”两句,运用典故,将诗人自己比作古代的狂放之士,挥洒才情;又想象飞仙在远处吹奏琼箫,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艺术的向往。
最后,“惟馀一道巴江水,流向天门作海潮”以巴江水终归大海,象征着历史的长河不断向前,无论过去如何辉煌或沉寂,最终都将融入时间的大海。整首诗通过对凤凰台及周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