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钓台

谢公收骨处,不但子陵台。

余泪凝江石,留歌继楚哀。

古亭斜月起,虚棹落潮来。

静想垂纶客,明时亦易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沈埏所作,名为《过钓台》。诗中描绘了对古代钓鱼台的追思与感慨。

首句“谢公收骨处”,以“谢公”暗指东晋名士谢安,其后人常将此地视为其归隐之所,此处借指古代钓鱼台,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之情。接着,“不但子陵台”一句,提到严子陵的钓鱼台,进一步强调了对古代高士生活的向往和对隐逸文化的推崇。

“余泪凝江石,留歌继楚哀。”这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以“余泪”和“江石”的凝固,以及“留歌”的哀悼,表达了对逝去岁月和英雄人物的深切怀念,同时也寄托了对楚国衰败的哀叹。

“古亭斜月起,虚棹落潮来。”描绘了一幅夜晚月色下的古亭景象,斜月升起,虚棹(空舟)随着潮水而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最后,“静想垂纶客,明时亦易哉。”诗人通过想象古代垂钓者的生活,表达了对当下时代的一种感慨。在诗人看来,即使是明君治世之时,隐居生活也并非易得,既表达了对古代高士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钓鱼台的追忆,以及对历史人物和隐逸生活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

沈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冬望

野爨孤烟起,滩舟一水胶。

深林余败叶,高柳见危巢。

地僻无行骑,家贫验素交。

年年玄草在,谁解子云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肴]韵

湖北谒沈徵君

撰杖水云宽,麻姑接槛看。

问奇他客酒,脱粟野人餐。

雨过邻舂寂,潮回夜雨寒。

草堂无长物,书卷得平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城南杂忆

谁道风尘漫忆家,青门无复故侯瓜。

相期归蜡登山屐,谷雨初晴一焙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泛舟清溪

平田通水曲,乱树切烟霄。

溪月凉乘筏,山云暗发桥。

沙明悬鹭浴,波冷著萤烧。

隐隐闻孤唳,一鸿天际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