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其六)

黄鹄一远别,千里顾徘徊。

胡马失其群,思心常依依。

何况双飞龙,羽翼临当乖。

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怀。

请为游子吟,泠泠一何悲。

丝竹厉清声,慷慨有馀哀。

长歌正激烈,中心怆以摧。

欲展清商曲,念子不得归。

俯仰内伤心,泪下不可挥。

愿为双黄鹄,送子俱远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离别之痛,情感深沉而真挚。开篇以“黄鹄一远别,千里顾徘徊”起笔,形象地展现了黄鹄离别后对远方的眷恋与不舍,千里回望,徘徊不前,将离别的哀愁渲染得淋漓尽致。接着,“胡马失其群,思心常依依”,以胡马失去同伴的孤独感,进一步深化了离别主题,表达了在特定情境下个体的孤独与思念。

“何况双飞龙,羽翼临当乖”,将情感推向高潮,双飞的龙即将分离,象征着更深层次的痛苦与无奈。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即将分别的伴侣或友人的深切关怀与不舍。

“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怀”,在离别之际,音乐成为沟通心灵的桥梁,寄托了深厚的情感。接下来,“请为游子吟,泠泠一何悲”,直接点明了为远行之人吟唱,音乐的悲凉之声,传递出离别的哀伤。

“丝竹厉清声,慷慨有馀哀”,音乐的旋律激昂而清脆,充满了慷慨激昂的情绪,余音缭绕,哀伤之情难以言表。最后,“长歌正激烈,中心怆以摧”,长歌激越,内心却因离别而悲痛欲绝,情感达到了顶峰。

“欲展清商曲,念子不得归”,诗人渴望演奏清商曲,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但又深知对方无法归来,情感更加沉重。结尾“俯仰内伤心,泪下不可挥”,无论是低头还是抬头,心中都充满悲伤,泪水如泉涌,难以止住,将离别的痛苦与不舍表现得极为深刻。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离别之痛的复杂与深邃,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描写离别情感的经典之作。

收录诗词(974)

无名氏(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其七)

烛烛晨明月,馥馥我兰芳。

芬馨良夜发,随风闻我堂。

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

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

良友远别离,各在天一方。

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长。

嘉会难再遇,欢乐殊未央。

愿君崇令德,随时爱景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其九)

烁烁三星列,拳拳月初生。

寒凉应节至,蟠蟀夜悲鸣。

晨风动乔木,枝叶日夜零。

游子暮思归,塞耳不能听。

远望正萧条,百里无人声。

豺狼鸣后园,虎豹步前庭。

远处天一隅,苦困独零丁。

亲人随风散,历历如流星。

三萍离不结,思心独屏营。

愿得萱草枝,以解饥渴情。

形式: 古风

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其十)

寂寂君子坐,奕奕合众芳。

温声何穆穆,因风动馨香。

清言振东序,良时著西痒。

乃令丝竹音,列席无高唱。

悲意何慷慨,清歌正激扬。

长哀发华屋,四坐莫不伤。

形式: 古风

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其十一)

晨风鸣北林,熠耀东南飞。

愿言所相思,日暮不垂帷。

明月照高楼,想见馀光辉。

玄鸟夜过庭,仿佛能复飞。

褰裳路踟蹰,彷徨不能归。

浮云日千里,安知我心悲。

思得琼树枝,以解长渴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