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诸陈同游崧山精舍冕仲携琴先归用壁间韵(其一)

来伴秋风十日闲,笔端久已识波澜。

烦君一醉双峰月,乞与儿曹白眼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翻译

在秋风中悠闲地度过十天,
我已久未在笔下描绘过波涛汹涌的景象。

注释

来:到来。
伴:陪伴。
秋风:秋天的风。
十日闲:十天的闲暇时光。
笔端:笔下。
久已:已经很久。
识:认识,描绘。
波澜:波涛,比喻生活的变化或情感的起伏。
烦君:劳驾您。
一醉:痛饮一次。
双峰月:双峰之上的明月,可能指代美景或酒杯中的月亮倒影。
乞与:请求给予。
儿曹:孩子们,这里泛指年轻一代。
白眼看:用轻蔑的眼光看,此处可能表示希望孩子们能以清醒的态度看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槔的作品,名为《草堂诸陈同游崧山精舍冕仲携琴先归用壁间韵(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秋风十日中的悠闲心境,以及对书法艺术的熟练掌握,笔端波澜象征着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

“来伴秋风十日闲”,表明了诗人在秋天这十天里享受着宁静与自由。"笔端久已识波澜"则显示出诗人对书法有着长时间的修炼,能够轻易辨识笔下的变化,如同水面的波纹一样自然流畅。

“烦君一醉双峰月”,这里的“双峰月”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特定景致,或许是诗人心中的意象。诗人邀请朋友一起在这样的美好景色下饮酒,享受那份醉意与自然之美。

最后,“乞与儿曹白眼看”,则是一种幽默而自谦的表达。诗人似乎是在说,即使是像儿童一般单纯的目光,也能够欣赏到这份美景,暗示了诗人对友情和大自然的深厚情感。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闲适、艺术造诣与对生活美好的享受态度。

收录诗词(84)

朱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草堂诸陈同游崧山精舍冕仲携琴先归用壁间韵(其二)

破尘妙语慰畸人,鹤发深衣雨垫巾。

独自抱琴山下去,石桥月色为谁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乙丑腊月

自数今年腊,天饶半月春。

酒船欺白首,桃靥笑青唇。

避地疏同队,逢人试问津。

伤心穿豺虎,未肯尽奔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九日与客语慨然有庐山之兴

九日黄花笑白头,分将牢落付林丘。

半川暝色聊偿梦,别岭秋声旋寄愁。

江国经年成浪语,匡庐入手是真休。

未能免俗须登陟,睨视元龙百尺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二诗寄德粲并简内观诸友(其一)

春风本自掣肘去,那更病留过一旬。

满眼山川虽不改,连天桃李已成尘。

银河谁与洗兵马,宝唾安能泣鬼神。

怅望故人分雪此,飞云落日在纶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