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行

长安道,无人行,黄尘不起生榛荆。

高山有峰不复险,大河有浪亦已平。

向来百二秦之形,秪今百二秦之名。

我闻人固物乃固,人不为力物乃倾。

将军誓守不誓战,战士避死不避生。

杀人饱厌敌自去,长安有道谁当行。

黄尘漫漫愁杀人,但见蔽野鸡群鸣。

河东游子泪如雨,眼花落日迷秦城。

长安道,无人行,长安城中若为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长安行》由金代诗人李献甫所作,描绘了长安道上人烟稀少、黄尘漫漫的荒凉景象,以及长安城内人们面对困境时的复杂心情。

首句“长安道,无人行,黄尘不起生榛荆”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长安道上的荒凉与寂静,黄尘不扬,荆棘丛生,暗示着往日繁华不再,一片萧瑟。接着,“高山有峰不复险,大河有浪亦已平”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昔日的险峻与现在的平静进行对比,进一步强调了长安的衰败景象。

“向来百二秦之形,秪今百二秦之名”则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秦朝强盛与当前衰败的感慨。“我闻人固物乃固,人不为力物乃倾”揭示了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深刻道理,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改变命运的重要性。

“将军誓守不誓战,战士避死不避生”描绘了在困境中,将领坚守职责而不轻言战斗,士兵则选择逃避死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与无奈。接下来,“杀人饱厌敌自去,长安有道谁当行”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讽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意义,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最后,“黄尘漫漫愁杀人,但见蔽野鸡群鸣。河东游子泪如雨,眼花落日迷秦城”四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长安城内外人们的愁苦与迷茫,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3)

李献甫(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别春辞

东皇按辔来何迟,人间二月才芳菲。

六十日春能几时,不如意事常相随。

一声啼鴂花片飞,把酒却与春别离。

春缓归,听我歌,滔滔岁月如流波,贵忧孰与贱乐多。

吾宁不欲列华鼎、驰鸣珂,香屏倚妓荐绮罗。

人生赋分有定在,谁能买愁费天和。

长安市上酒如海,跨驴径上胭脂坡。

酒酣醉舞双婆娑,春自来去如予何。

形式: 古风

秋风怨

疏星耿耿明天河,夜凉翠幕生微波。

碧梧委叶傅金井,一夕秋风将奈何。

春风令人和,秋风感人悲。

妾愁自与秋风期,秋风争管人别离。

灯灺垂红粉泥暗,龟甲屏风云影乱。

络纬吊月啼不断,莲漏压荷夜未半。

凉飘萧萧入疏竹,枕底寒声碎琼玉。

敲愁撼睡睡不明,花露盈盈泫鱼目。

秋风且莫吹,念妾守空闺。

嫁狗随走鸡随飞,九死莫作荡子妻。

郎薄倖,妾薄命,花自无言絮无定。

碧云暮合郎未归,几度妆成掩明镜。

形式: 古风

河上之役三首(其一)

河堤一决岂天穷,失在当年固白公。

谁与麻冈开故道,暂教版籍见山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河上之役三首(其二)

新筑河堤要策勋,万人采净北壖薪。

青青好借曹州柳,旧是中原一段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