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赵慎的作品,名为《高宗皇帝挽词(其三)》。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悼念先帝、表达哀思之情的挽词。
首句“揖逊光尧德”中的“揖逊”,意指以礼节而告别,常用于辞去尊长或故人;“光尧德”则是指皇帝的美德。第二个字“重华愧有虞”中的“重华”指的是深宫之中,寓意帝王之家;“愧有虞”,表达了诗人对于不能保卫国家、守护先帝陵寝的愧疚。
接着,“居然将菲质,正尔绍皇图”中的“居然”表示突然之间的情形;“将菲质”指的是承担重任的人物,即继承先帝的事业与遗志;“正尔绍皇图”,则是表明要继续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
下一句“履焘兼君父,文明炤典谟”中的“履焘”形容步履艰难之状,象征着继承者的重任与困境;“兼君父”,指的是对待已故君主如同父亲般的尊敬与怀念;“文明炤典谟”,则赞颂先帝的文化成就和治国理念。
最后,“大恩浑未报,血泪一时俱”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完全回报先帝的大恩的哀伤之情。这里,“大恩”指的是先帝对国家与臣子的深厚恩泽;“浑未报”,则是形容这些恩泽还远未能完全回报;“血泪一时俱”,是说在哀悼之中,诗人如同流出血泪一般的悲痛。
总体而言,这首挽词通过对先帝德行的赞颂和对无法承载先帝遗志的自责,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哀思与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