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忏庵寄示秦淮闻歌词赋此报之

江山残霸登临后,霜红暗催秋换。

静月笼沙,平烟浸郭,凄咽秦淮波软。繁华梦短。

正金谷无人,夜鹃空怨。

暂旅心情,怕沾馀醉负双眼。

南朝清韵易了,鼓鼙声断续,频和箫管。

暮苑迷莺,崇台见鹿,千古新陈一叹。斜阳又晚。

照词客哀时,浩歌休倦。记否东篱,故园花事懒。

形式:

鉴赏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作《台城路·忏庵寄示秦淮闻歌词赋此报之》以江山、秋色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历史沧桑与个人情感交织的画面。"江山残霸登临后",开篇即暗示了昔日皇权衰落后的景象,透露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霜红暗催秋换",通过霜叶的凋零,寓言着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

"静月笼沙,平烟浸郭,凄咽秦淮波软",月光下的沙洲、雾气中的城郭,以及秦淮河的柔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凄凉的氛围,反映出词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金谷无人,夜鹃空怨",借金谷园的荒废和杜鹃的哀鸣,表达了词人对世事无常的深深感叹。

"暂旅心情,怕沾馀醉负双眼",流露出词人作为过客的孤独与忧虑,担心沉醉于过往的记忆中,无法面对眼前的生活。接下来,词人转向对南朝历史的反思,"南朝清韵易了,鼓鼙声断续,频和箫管",暗示历史的旋律虽已消逝,但其影响犹在。

"暮苑迷莺,崇台见鹿",描绘了园林的荒芜,寓言着朝代的兴衰,"千古新陈一叹",再次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最后,词人以"斜阳又晚"象征着时光的流逝,"词客哀时,浩歌休倦",表达出他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生活的坚韧。

"记否东篱,故园花事懒",以陶渊明的典故收尾,既是对故园的思念,也是对自身境遇的隐喻,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意象丰富,展现了词人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242)

王易(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祝英台近.粟海绘扇面赋谢

树疏浓,山近远,一一尽天与。

人境安庐,消得野云住。

岩腰一挂飞泉,似闻清响,便生作、板桥渔渚。

武陵渡。应有无数桃花,千山万山处。

多事先生,触我浪游绪。

依然十丈红尘,半帘黄日,共君对、茗瓯闲语。

形式:

临江仙(其一)

白雪满头高意气,诗名四十年前。

袖间云物幻千缘。衣冠迷世外,哀乐寄吟边。

一梦红桑惊换世,雨馀尘榻萧然。

老仙归后剩苍烟。故江枫叶乱,空吊载书船。

形式:

临江仙(其二)

谁倍长卿惟四壁,乱山残雪归来。

征车辘辘困风埃。高歌随铁板,挟策向金台。

白酒新亭家国泪,繁忧何地堪埋。

援琴无限广陵哀。屋梁惊落月,秋雨冷莓苔。

形式:

临江仙(其三)

结客少年裘马盛,唾珠椽笔纵横。

柳边花底静闻莺。举杯天共醉,把剑月同行。

一病文园成永逝,解兰空恨尘缨。

三千里外夜魂青。传家留一砚,谁与问玄亭。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