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翻译

她体态轻盈、语声娇软的形象,我分明又从好梦中见到了。我仿佛听到她在对我说:长夜多寂寞呀,你这薄情郎怎么会知道呢?春天才刚开头,却早已被我的相思情怀染遍了。
自从分别以后,她捎来书信中所说的种种,还有临别时为我刺绣、缝纫的针线活,都令我思念不已。她来到我的梦中,就像是传奇故事中的倩娘,魂魄离了躯体,暗地里跟随着情郎远行。我西望淮南,在一片洁白明亮的月光下,千山是那么的清冷。想必她的魂魄,也像西斜的月亮,在冥冥之中独自归去。也没有个人照管。

注释

沔(miǎn)东:唐、宋州名,今湖北汉阳(属武汉市),姜夔早岁流寓此地。
丁未元日: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元旦。
燕燕、莺莺:借指伊人。
华胥(xū):梦境。
郎行:情郎那边。
淮南:指合肥。
冥冥:自然界的幽暗深远。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轻盈燕莺共舞的画面,仿佛在梦境中再次遇见了华美的仙境。然而,这份美好的相遇却伴随着深深的相思之情,夜晚漫长,诗人难以排解对远方之人的思念。别后的书信和离别时的针线,都承载着离别的愁绪,诗人的魂魄似乎随着恋人的行踪渐行渐远。在淮南的冷月下,他孤独地望着千山,无人理解他的心事,只能默默归去。整体上,此词情感深沉,借景抒情,表达了词人旅途中的怀旧与相思之情。

收录诗词(283)

姜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 字:尧章
  • 号:白石道人
  • 籍贯: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
  • 生卒年:kuí](1154年—1221年

相关古诗词

山窗雨夜话旧

不到西山久,空门闭绿苔。

喜从灯下语,疑是梦中来。

旧雨三年别,新诗五夜裁。

老僧新酿熟,对客一尊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霓裳中序第一

亭皋正望极。乱落江莲归未得。多病却无气力。

况纨扇渐疏,罗衣初索。流光过隙。

叹杏梁、双燕如客。人何在,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

幽寂。乱蛩吟壁。动庾信、清愁似织。沈思年少浪迹。

笛里关山,柳下坊陌。坠红无信息。

漫暗水,涓涓溜碧。漂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

形式: 词牌: 霓裳中序第一

鹧鸪天(其五)元夕不出

忆昨天街预赏时,柳悭梅小未教知。

而今正是欢游夕,却怕春寒自掩扉。

帘寂寂,月低低,旧情惟有绛都词。

芙蓉影暗三更后,卧听邻娃笑语归。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暗香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形式: 词牌: 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