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樊祖安秀才连理木

吾观樊生者,气燄凌云霄。

逢人肆议论,芬馥兰与椒。

去年应秋诏,入贡天子朝。

南宫摈不收,归迹如蓬飘。

长途病憔悴,旧里门萧条。

今时贱未用,无计逃诮嘲。

昨日升吾堂,出诗振琼瑶。

自云世儒学,其胄来遥遥。

异哉先冢上,有木名百僚。

一根初两干,干木仍骈交。

茂育三十稔,曷为风霜凋。

材奇固得地,抱合势已乔。

连理古所瑞,于义尤昭昭。

奚哉私门中,福寿不可邀。

善祥既失效,叹惋成长谣。

吾言异于是,矧世逢虞尧。

力为君子儒,进道忽使消。

积德庆厥后,斯木诚非妖。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抃对樊祖安秀才所作的《次韵樊祖安秀才连理木》的回应。诗中樊祖安以连理木为喻,表达了对人生际遇和道德修养的思考。

首句“吾观樊生者,气焰凌云霄”,赞美樊祖安才华横溢,气度非凡。接着“逢人肆议论,芬馥兰与椒”形容樊祖安在与人交谈时,言辞如兰花之香,又似椒之味,充满文雅与智慧。

然而,诗中也透露了樊祖安的坎坷遭遇:“去年应秋诏,入贡天子朝。南宫摈不收,归迹如蓬飘。”描述他去年应召入京,却未能得到朝廷的接纳,返回家乡时境况凄凉,如同随风飘散的蓬草。

接着,“长途病憔悴,旧里门萧条”描绘了樊祖安在长途跋涉后的疲惫与家乡的冷清景象,暗示了他人生的不如意。

“今时贱未用,无计逃诮嘲”则表达了樊祖安在当前社会地位低下,无法避免受到他人嘲笑的无奈。

然而,樊祖安并未因此沉沦,反而“昨日升吾堂,出诗振琼瑶”,在诗中展现出他的才华与坚韧。他自豪地提到自己的家族源自古代学者,且家中有一棵名为“百僚”的连理树,象征着家族的繁盛与和谐。

然而,这棵树在经历了三十年的生长后,却因风霜而凋零,引发了樊祖安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他认为,尽管树木具有奇异的材质,但其命运却难以预知,福寿亦不可强求。

最后,赵抃以“吾言异于是,矧世逢虞尧。力为君子儒,进道忽使消。积德庆厥后,斯木诚非妖”回应,强调了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努力成为君子儒,积累功德,才能确保家族的繁荣与幸福,而非依赖外在的偶然因素。

整首诗通过连理木这一形象,探讨了个人命运、道德修养与家族传承之间的关系,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态度。

收录诗词(735)

赵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张景通先生书堂

志士博古今,名贤口诵圣。

通则施所有,致君翼时政。

穷斯处岩穴,信道宗天命。

富贵贫贱耶,乌与一息竞。

先生抱蜀奇,不为席珍聘。

学易到深处,研几剧精静。

书屋数百椽,寒松夹幽径。

竹森潇洒观,泉逗潺湲听。

小人多谤訾,先生自吟咏。

其徒识所归,归雅不归郑。

今时自薄恶,先生自醇正。

其徒知所入,入贤不入佞。

忧弊以文救,敌邪以道胜。

先生终其为,彼俗徒诟病。

形式: 古风

过胡元宾林亭

我尝轻归辕,一息快心目。

亭桥跨幽涧,庑砌森怪竹。

榜句多老词,襟风不韵俗。

开卷味加永,照泉清可掬。

先秋固爽垲,大夏失烦燠。

乐哉于道外,视此乐岂足。

形式: 古风

和范御史十一月三日见月

有客冬还吴,孤舟暮停颍。

山收乱云彩,天放新蟾影。

呼童挂帘起,对此清夜景。

横琴弄流水,醉耳谁其醒。

形式: 古风

过濠州呈前人

朝离石涧寺,暮泊香山夹。

扬帆复顺流,快若两翼插。

濠洲旧风物,愚昔此承乏。

重上庄生台,如梦觉一霎。

形式: 古风 押[洽]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