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胡元宾林亭

我尝轻归辕,一息快心目。

亭桥跨幽涧,庑砌森怪竹。

榜句多老词,襟风不韵俗。

开卷味加永,照泉清可掬。

先秋固爽垲,大夏失烦燠。

乐哉于道外,视此乐岂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拜访友人胡元宾的林亭时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宁静生活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我尝轻归辕,一息快心目”表达了诗人对回归自然的渴望,以及在短暂的停留中获得心灵的愉悦。接着,“亭桥跨幽涧,庑砌森怪竹”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画面,亭台楼阁跨越幽深的山涧,四周是高耸的怪竹,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

“榜句多老词,襟风不韵俗”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这里的环境与世俗的喧嚣形成鲜明的反差,榜上的诗句古老而富有韵味,清新的风不染凡尘,进一步突出了林亭的高雅与脱俗。

“开卷味加永,照泉清可掬”描述了诗人沉浸于阅读中的愉悦感受,仿佛泉水的清澈可以被直接捧起饮用,形象地表现了知识与智慧的甘甜。

“先秋固爽垲,大夏失烦燠”则通过季节的对比,强调了林亭在炎夏中依然保持着凉爽宜人的气候,与外界的炎热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凸显了这里环境的优越。

最后,“乐哉于道外,视此乐岂足”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越日常琐事的快乐的深切体会,认为在这里找到的快乐是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的,强调了精神层面的满足与享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感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和自然美的深深向往与赞美,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735)

赵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范御史十一月三日见月

有客冬还吴,孤舟暮停颍。

山收乱云彩,天放新蟾影。

呼童挂帘起,对此清夜景。

横琴弄流水,醉耳谁其醒。

形式: 古风

过濠州呈前人

朝离石涧寺,暮泊香山夹。

扬帆复顺流,快若两翼插。

濠洲旧风物,愚昔此承乏。

重上庄生台,如梦觉一霎。

形式: 古风 押[洽]韵

郁孤台

群峰郁然起,惟此山独孤。

筑台山之巅,郁孤名以呼。

穷江足楼阁,危压斗牛墟。

直登四临瞰,众势不可踰。

赣川缭左右,庾岭前崎岖。

望阙峙其后,北向日月都。

人家杂烟水,原野周城郛。

烜润或晴雨,明晦或晓晡。

春荣夏物茂,秋肃冬林枯。

气象日千变,一一如画图。

比予去谏舍,乞此养慵愚。

事讹得以正,俗瘵得以苏。

岁丰盗攘息,狱命冤系无。

熙然与民共,所喜朋僚俱。

中淡有琴咏,外喧有歌歈。

樽罍有美酒,盘餐有嘉鱼。

优游一台上,四序不暂辜。

乃知为郡乐,况复今唐虞。

形式: 古风

题周敦颐濂溪书堂

吾闻上下泉,终与江海会。

高哉庐阜间,出处濂溪派。

清深远城市,洁净去尘埃。

毫发难遁形,鬼神缩妖怪。

对临开轩窗,胜绝甚图绘。

固无风波虞,但觉耳目快。

琴樽日左右,一堂不为泰。

经史日枕藉,一室不为隘。

有莼足以羹,有鱼足以鲙。

饮啜其乐真,静正于俗迈。

主人心渊然,澄彻一内外。

本源孕清德,游咏吐嘉话。

何当结良朋,讲习取诸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