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嗣纲所作的《感时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一个小村庄的防御设施和村民的勇敢精神。
首句“蕞尔庄虽小”,点明了村庄的规模虽小,但接下来的诗句却揭示出这个小村庄并不缺乏警惕与准备。接着,“提防有老夫”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一位老者在村中担当起守卫的责任,体现了老一辈人的智慧与担当。
“门边三派铳,墙下几千觚。”这两句通过具体的防御设施——门边的火炮(铳)和墙下的箭矢(觚),展现了村庄的防御工事之完备。这不仅是为了抵御外敌,更是对内部安全的一种保障。
“抟击如风虎,支更似夜乌。”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村民们的团结协作比作迅猛的风虎,以及夜晚的乌鸦,形象地表现了他们面对威胁时的紧密合作与机警应对。
最后,“民心多奋勇,劝尔莫来图。”表达了诗人对村民勇敢精神的赞扬,并以恳切的语气告诫潜在的敌人或威胁,不要轻举妄动,因为村民们的心中充满力量,不容侵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个小小村庄的描写,展现了古代中国社会中人们对于家园安全的重视、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勇敢无畏的态度,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