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惟相观音赞(其一)

春禽昼啼,秋虫夜吟。有耳皆闻,何独观音。

如是而知,如是而觉。面目现前,超诸馀学。

形式:

翻译

春天的鸟儿白天鸣叫,秋天的虫子夜晚低唱。
万物都能听见,为何只有观音能感知这一切?

注释

春禽:春天的鸟儿。
昼啼:白天鸣叫。
秋虫:秋天的虫子。
夜吟:夜晚低唱。
有耳皆闻:万物都能听见。
何独:为何唯独。
观音:佛教中的菩萨名,象征慈悲和倾听。
如是:如此这般。
而知:能感知。
而觉:能察觉。
面目现前:显现于眼前。
超诸馀学:超越其他学问或修行。

鉴赏

这首诗名为《思惟相观音赞(其一)》,作者为宋代僧人释心月。诗中以春日鸟鸣和秋夜虫吟作比,强调世间万物皆有感知,而观音菩萨尤为独特,因其能倾听并领悟这些声音。诗人通过"如是而知,如是而觉"表达了对观音智慧与觉察力的赞叹,认为她的心灵超越了常人的认知,她的形象清晰呈现,展现出观音菩萨超凡的修行境界。整首诗寓教于景,借物抒怀,体现了禅宗对观音菩萨的崇敬和对其智慧的追求。

收录诗词(382)

释心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思惟相观音赞(其二)

燕语莺吟,鸦鸣鹊噪。声有差殊,闻无颠倒。

闻性既寂,声尘亦空。一点悲心,在处圆通。

形式:

颂古二十一首(其二十一)

龙起沧海,虎出林端。直下来也,急著眼看。

形式: 偈颂 押[寒]韵

颂古十六首(其八)

头上漫漫,脚下漫漫。拄定即易,瞥转还难。

金刚宝剑逼人寒,不堕机锋句外看。

形式: 偈颂 押[寒]韵

颂古三首(其一)

日永风清,雷奔电卷。无位真人,略通一线。

急须著眼看仙人,莫看仙人手中扇。

形式: 偈颂 押[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