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荔品(其三)》由明代诗人吴士玮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品尝荔枝的独特体验与情感。诗中以“呼来竹里吃时新”开篇,生动地展现了在竹林深处品尝新鲜荔枝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果识清香白蜜真”,进一步强调了荔枝独特的香气和甜美的滋味,仿佛能让人感受到白蜜般的甘醇。
“愿得几回饱欲死,尽将百万买堪贫。”这两句表达了对荔枝的喜爱之情,即使付出巨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形象地展示了美食带来的极致享受与追求。接下来,“初鲜味合江瑶柱,久窨尊倾石冻春。”通过对比新鲜荔枝与经过长时间陈放的酒,暗示了荔枝不仅鲜美,还有着时间赋予的复杂风味,如同陈年佳酿。
最后,“笑谓居停金玉道,蔡家图谱欠精神。”以幽默的方式,将品尝荔枝的愉悦与生活中的美好相联系,同时也暗含对传统文人雅趣的赞赏,认为这样的体验超越了物质的奢华,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富足。
整首诗通过对荔枝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食物本身的魅力,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品质与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