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刘松年卢仝烹茶图

老屋颓垣洛城里,绿树团阴照窗几。

石床散帙有馀清,应是先生睡初起。

竹炉火暖苍烟凝,碧云浮鼎香风生。

白头老媪不解事,时间蚓窍苍蝇声。

柴扃日高为谁启,有愧邻僧频送米。

长须裹头始出门,想为韩公置双鲤。

松年图此宁无情,似觉七碗通仙灵。

何当更画月初出,仰天涕泗行中庭。

绝怜牛李方倾轧,独羡先生保贞白。

孤忠耿耿孰与同,足配能诗杜陵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古代文人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精神世界。诗中的“老屋颓垣洛城里,绿树团阴照窗几”两句,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古旧而幽静的宅院景象,绿树环绕,光影斑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沧桑的氛围。

接着,“石床散帙有馀清,应是先生睡初起”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文人在静谧的环境中醒来的情景,石床上散落着书籍,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书香,仿佛暗示着主人是一位热爱读书、追求学问的文人。而“竹炉火暖苍烟凝,碧云浮鼎香风生”则通过竹炉、香鼎等细节,展现了文人日常生活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享受,炉火温暖,烟雾缭绕,香风四溢,营造出一种温馨而高雅的氛围。

“白头老媪不解事,时间蚓窍苍蝇声”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文人生活的闲适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老媪忙碌于家务,而文人则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受外界干扰。接下来,“柴扃日高为谁启,有愧邻僧频送米”两句,通过描述文人与邻人的互动,展现了一种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同时也体现了文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长须裹头始出门,想为韩公置双鲤”两句,通过文人外出时的形象描写,以及对韩愈的引用,进一步展现了文人的风度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最后,“松年图此宁无情,似觉七碗通仙灵。何当更画月初出,仰天涕泗行中庭”几句,表达了诗人对画面中所蕴含的诗意和情感的深刻感受,以及对文人精神境界的向往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一幅烹茶图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赞赏和向往,以及对文人品格的崇敬之情。

收录诗词(1)

李复(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石山

大石山头兀盘石,下有灵物阻深宅。

珠宫弄月跃泉光,墨池飞云沛甘泽。

瘦藤倒挂古洞前,仙坛秋静明翠烟。

龙兮冬卧春乃起,素鳞闻雷飞上天。

形式: 古风

钓鱼台

仙人桥边一块石,苔衣䙰褷护云碧。

相倚陵阳立上头,直下丝纶千百尺。

仙人今归郁罗乡,飞蓬想像临沧浪。

若将岩渭等出处,世间此事犹寻常。

形式: 古风

赵王庙

鼕鼕社日枫林鼓,旌旗飘拂神鸦舞。

池藕无花岸草荒,只有斜阳自今古。

古城西风吹袷衣,下马一访真王祠。

断碑有字不可读,汉家旧事无人知。

形式: 古风

题燕穆之楚江秋晓图

大船驾帆晓欲发,小船载客客未绝。

行李悤悤不惮劳,须臾会面须臾别。

江涛汹涌声如雷,名利萦扰心为摧。

楚天秋高何所有,黄鹤矶头多美酒。

便当吟笑解金龟,勿向风波空皓首。

形式: 古风